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京東(Nasdaq:JD)昨日發布了201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司凈營收為人民幣459億元(約合74億美元),同比增長61%。凈虧損為人民幣5.104億元(約合823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人民幣5.825億元。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虧損人民幣1570萬元(約合25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人民幣1180萬元。
財報發布后,京東董事長及CEO劉強東、CFO黃宣德以及京東商城CEO沈浩瑜出席了分析師電話會議,對財報進行了解讀,并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是分析是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瑞士聯合銀行分析師Eric Sheridan:公司可否介紹一下與騰訊合作一周年之后,來自其流量的營收轉化率如何?今年剩下的時間里,來自騰訊的流量會有什么樣的趨勢?
黃宣德:跟騰訊的合作獲得的主要是移動端的流量,來自微信和手機QQ的新用戶比較多。根據公司的數據統計,二季度公司20%的新用戶來自這兩款應用。
沈浩瑜:來自兩款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數也有穩步地增長。公司六月店慶活動期間,也通過這兩款應用進行了促銷和推廣活動,幫助公司獲得很多新用戶。來自微信和手機QQ的訂單貢獻比率也不錯,但公司目前不打算披露這一數字。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艾麗西亞·雅普(Alicia Yap):請介紹一下公司整體的O2O業務和策略。公司與永輝超市的合作進展如何?請評價一下目前O2O行業的競爭態勢。
黃宣德:目前O2O行業還處于發展早期,雖然從事該行業的公司數量不少,但找到目標市場的并不多。京東O2O業務開展的主要是實體產品電商,使用的是公司既有的物流系統。公司通過京東到家手機應用銷售生鮮產品,將居民區附近的超市與用戶相連。雖然目前用戶數量不是太大,公司目前已經看到了一些成果。公司也啟用了眾包物流網絡,雇傭了成千上萬的兼職送貨員。
與永輝超市的合作也是公司O2O策略的一部分,但是雙方的合作更是戰略性的,超越一般O2O合作伙伴的關系。目前公司不打算進入與服務相關的O2O領域。公司希望借助自己在電商方面的優勢,在O2O行業占據優勢地位。
杰富瑞香港公司分析師辛西婭·孟(Cynthia Meng):二季度公司來自不同層級城市的營收比例分別是多少?和去年二季度相比如何?公司在小城市的業務拓展表現如何?公司年內建立500家縣級服務中心的計劃進展如何?二季度來自小城市的訂單數量增長如何?
劉強東:公司從前年年底提出了渠道下沉戰略以來,業務取得了巨大進展。截止到昨晚,京東已經進入到中國2106個區縣(沈浩瑜:中國共有約2800個區縣);中國4萬多個鄉鎮里面,京東已經覆蓋了2萬個;京東的服務已經覆蓋了4萬6千多個村莊,這個數字到年底可以達到10個。公司在這4萬6千多個村莊中,每個村都有京東的村民代理,負責公司在這個村子的推廣,宣傳,送貨,收款和售后服務。目前京東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取得了優勢地位,3-6線城市差一點,但是從今年上半年3-6線城市業務的增速已經遠遠超過一二線城市的業務增速。相信來自3-6線城市的訂單數量將超過公司的一半。
黃宣德:二季度,來自3-6線城市的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京東總活躍用戶數的50%。下一個超過50%的應該是訂單量。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Robert Lin:公司未來幾個季度對于引進品牌商有何策略?公司自營業務在二季度有加速增長的趨勢,這是季節性因素嗎?與公司的推廣活動是否有關?下半年直營業務的發展趨勢如何?
劉強東:關于平臺開放,中國的市場競爭都是比較激烈的。7年前,公司的數碼產品電商業務也遭到全國性的封殺,但是現在全球的IT數碼品牌都和公司有合作。5年前,京東進入家電領域,從2012年開始收到家電行業競爭對手的封殺和遏制,但到今天為止,全球所有的家電品牌都和京東有著良好的合作。3年前,公司進入服裝鞋帽領域,今天服裝鞋帽已經成為京東商城增長最快的大品類業務,是推動整個商場GMV增長的第一大貢獻。我們理解和尊重一些合作者會因為京東的策略來了或走了,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可以給用戶帶來好的用戶體驗,得到客戶認可,最終每個品牌都會回來。目前京東已經擁有了超過10萬個品牌,任何單一品牌對公司整體的影響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天灝資本分析師侯曉天(Tian Hou):京東到家服務目前覆蓋多少城市?目前眾包遞送員的數量是多少?與這些工作人員如何分成?未來有何拓展計劃?
劉強東:截止到昨晚,京東到家開通的城市數量是7個。物流眾包平臺注冊的物流員工已經超過5萬人,訂單數量每天都在快速增長,公司與超市是分成的合作模式。京東到家提供的主要是各種服務,還有周邊商超,特別是生鮮產品的銷售。雖然增長速度非常快,但相對于京東商城過千億的GMV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沈浩瑜:回答一下之前關于季節性的問題。公司6月份的活動主要針對自營業務。另外,二季度的服裝訂單價值相對比較小。
瑞信分析師Kevin Yin:優衣庫,Zara和Timberland之前關閉了在京東的店鋪,沈浩瑜提到說之前比較大的3C品牌也曾經抵制在京東的平臺上銷售其產品,公司做了什么改變,令這些3C公司回歸?這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公司需要做什么,或者得到怎樣的市場份額,才能促使優衣庫,Zara和Timberland回歸京東平臺?另外,哪些大品牌在使用公司的物流服務?
劉強東:任何一種健全的商業模式,比拼的并不是通過某種合同去排擠掉競爭對手,而是兩點:一是用戶體驗,二是誰可以為合作伙伴創造更多的價值。京東的服裝業務與競爭對手相比,GMV少一些,但是公司很多品牌通過京東平臺賺取的凈利潤大大超過別的平臺。在京東平臺上,品牌并不需要花費巨額的廣告費才能獲取流量。同時,京東的自營平臺給消費者養成了購物習慣,用戶并不會和商家花時間討價還價,在不會浪費商家的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就把單下了。
黃宣德:二季度,公司為第三方合作伙伴遞送超過25%的訂單,這個比例有所下降,因為更多用戶選擇網絡付款而非貨到付款,而貨到付款正是公司遞送人員可以提供的服務之一。公司正在計劃提高為合作伙伴提供的遞送服務,公司將在下半年公布這一計劃。
八六證券分析師:公司目前有超過一半的用戶來自中小城市,可否介紹一下其與大城市消費者消費行為的不同在哪里?中小城市的消費者是否更傾向于購買公司自營的3C和家電產品?大城市的增長是不是更快一些?
沈浩瑜:中小城市的訂單金額確實要小一些,購買頻率也要低一些,但他們不是傾向于購買自營的3C和家電產品,即使是來自這些城市的新注冊用戶,也可能購買非3C產品。
黃宣德:雖然中小城市的訂單金額確實要小一些,購買頻率也要低一些,但是從過去四到五個季度的數據,這兩個數據都有提高。未來也會逐漸接近一二城市。
SunTrust分析師Robert Peck:公司如何評價中國股票市場的變化?對公司二季度的業績有何影響?公司哪些業務表現不佳?
黃宣德:公司對股市的變化無從作出評價,但是公司了解有很多的消費者炒股,反腐行動也影響了很多人。有研究說股市投資只占消費者收入的一小部分。京東一些價值比較大的訂單可能會因為市場情緒不佳而受到影響。我們對此做出了一些保守的估計,也反映在公司三季度的營收預測中。公司會做好最壞的準備,但是目前來看,股市已經開始穩定。
分析師:公司自營業務各個產品品類增長如何?對公司的利潤率有何影響?
黃宣德:按照每個品類的增長速度排列,分別是百貨,手機,家電,IT數碼產品增長最慢,幾個季度以來一直如此。利潤率方面,二季度自營業務的毛利率要去年二季度高。
劉強東:公司IT數碼產品銷售的增速雖然最慢,但也有行業比較增速的至少2倍以上。
花旗分析師托馬斯·張(Thomas Cheung):公司如何預測跨境電子商務未來幾年的發展?公司下半年會否在O2O業務上進行大規模的營銷?
黃宣德:公司在4月份上線了京東全球購服務,在公司6月份的促銷活動中也做了推廣,該業務的訂單量一直在穩定地增長,預計下半年有更高的增長,尤其是經常被認為是跨境電子商務旺季的四季度。比較暢銷的門類主要是母嬰,護膚品和食品。公司也將繼續與相關城市在保稅倉庫方面進行合作。目前全球購服務的規模還很小。
沈浩瑜:公司目前在O2O業務上的營銷費用還比較小,營銷費用目前還是主要用在提升京東的品牌。
麥格理分析師溫迪·黃(Wendy Huang):公司O2O業務的GMV和營收如何計入公司的損益表?是計入自營GMV中,還是其他營收中?另外,公司如何評價最近在線支付管制的調整建議?可能設置的網絡支付上限會否對公司業務有影響?公司的資本支出會否因為在中小城市的業務拓展而增加?
黃宣德:公司提供的是O2O業務平臺,為合作伙伴提供服務,所以計入的是GMV而非營收,但是公司從合作伙伴那里得到的傭金會計入公司的營收項。
劉強東:政策上可能的調整對京東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限制的是賬戶支付,過去公司并沒有重點開展賬戶支付業務,更多的是快捷支付和在線支付。政策限制的目標不是網絡購物的金額,而是把錢放在虛擬賬戶里面的金額。
分析師:競爭對手的產品品類和價格都在逐步接近京東,未來公司如何建立競爭優勢?主要是在物流方面,還是產品方面?另外,拍拍網的營收是計入GMV還是營收?
黃宣德:公司提供的服務與競爭對手還是有很大不同,京東自營業務的GMV占比超過50%,營收上也占很大比例。所謂自營業務就是在商品售出之前屬于京東,因此公司可以控制此類商品的品質,公司也可以隨著采購的增加而提升議價能力。物流方面也有優勢,80%的訂單可以當日或者次日到達。
分析師:公司第三方業務的營收轉化率如何?第三方業務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本季度都有變化,原因是什么?
黃宣德:GMV和凈GMV之間的差距在最近兩個季度中在縮小,這是非常積極的變化。主要是由于退貨率一直處于低個位數,還有就是未完成訂單數量,移動端的未完成訂單數量更大。目前公司的廣告營收來自PC端,因為移動端還沒有商業化。PC端廣告營收增長放緩,公司也一直在測試移動端的廣告業務。
沈浩瑜:公司營收主要來自傭金,而非廣告,所以訂單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移不會影響傭金收入。
分析師:京東到家在眾包物流人員數量達到上萬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用戶體驗不受影響?另外,之前提到公司的履約成本可能從本季度的7%提高,原因是什么?未來可能會達到多高?
劉強東:眾包物流不是公司的全職員工,公司比較謹慎,所以最初一段時間公司一直在觀察測試,但現在我們比較放心,因為這部分員工就來自于這個社區,也基本在為其所在的社區提供服務,情感上的接近可以使得他們服務的水準和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另外,公司對配送管理有超過7年的經驗,對眾包物流有非常完整的方案和流程,因此也可以保證遞送質量。
黃宣德:遞送成本不產生營收,因此如果營收轉化率不高的話,公司的履約成本自然會上升。另外,公司還會補貼合作伙伴,這些費用都會推高履約成本,但目前無法預測具體的上升數字,但公司對此持謹慎的預測。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Robert Lin:易車網今天表示京東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方面可能會有更多的合作,公司有無將這部分業務剝離,來提供供應商金融,保險等業務?
黃宣德:公司希望尋求外部資源拓展其互聯網金融業務,但是目前沒有更多消息可以提供。
關于之前一個關于拍拍的問題,拍拍正在進行內部重組,公司正在重新設計該公司的定位,拍拍可能會影響公司整體GMV的增長,但公司會分別介紹各項業務的GMV情況。
劉強東:京東不向拍拍電商收取傭金,所以其重組不影響公司的營收。
分析師:有一個關于超市的問題,我們知道生鮮產品占超市商品品類的占比并不高,而且超市在生鮮產品的銷售上并不盈利,而超市的利潤主要來自非生鮮產品的銷售,那么公司與超市合作的利潤來自哪里?
黃宣德:永輝是所有國內超市中生鮮產品做得最好的,永輝生鮮產品的銷售額占其總銷售額的比例要遠比其他超市要高,從其年中財報可以看到,這個比例是43%。永輝一直在改善其生鮮產品供應鏈,因此其生鮮產品的采購成本可能是國內所有超市中最低的。因此從我們的角度而言,永輝生鮮產品的利潤還是不錯的。戰略層面,公司可以創造一種商業模式來幫助永輝拓展業務,目前永輝在全國有超過350家店,但不足以覆蓋全國,在其實體店不能覆蓋的區域,公司可以提供O2O的模式來推廣其產品,因為永輝有供應鏈,倉庫,而公司有遞送服務。
劉強東:京東到家除了可以為集團貢獻收入和利潤之外,還可以使得京東成為用戶高頻使用的產品和服務,這對京東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其價值最大的體現。京東商城已經有很好的發展,重復購買頻次非常高,但即使是這樣,平均每個月只有幾次而已,但是京東到家的移動應用,有10%的重度用戶,每天都打開。如果有一款應用,用戶每天都打開幾次的話,我們交叉銷售的機會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