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電商
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雖然面臨著政策不穩定、供應鏈跟不上、跨境物流不成熟這三個明確問題,進口電商仍然在2014年華麗麗地“火”了一把。而資本的不斷涌入更是催促著整個行業的大跨步。但是,在這股迅速刮起來的“進口風”背后,有著什么樣的不確定性呢?行業玩家們對自身的認識又是怎樣的呢?就此,億邦動力網與洋碼頭CEO曾碧波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億邦動力網:2014年以來進口電商被炒得很火,站在這個風口浪尖,你會不會感覺這是一種“虛”火?
曾碧波:的確有很多“虛”的成分,主要表現在三個地方。第一,沒有哪家進口電商的供應鏈真正跟得上,包括天貓國際的供應鏈也跟不上。供應鏈跟不上的表現就是,你一做促銷,很快就賣光沒貨了,消費者需要,但是沒有貨,有流量也沒有用。
第二,政府推動了很多試點方案,推動了很多地方平臺,但是真正能夠承載住試點
壓力的企業很少。
另外一個“虛”表現在資本
市場,這跟宏觀環境有關系。今年資本整體很熱,很多資金要來投資、找項目,而跨境是他們覺得有前途的一個
市場,所以出手都很火,估值都很高,但實際上企業承載不住那么高的估值。如果這一輪估值過高,明年就沒法再往上做了,因為企業的規模成長沒有那么快。
億邦動力網:有人說或許進口電商的這種熱度來得早了一些,你同意嗎?
曾碧波:是的。去年我的判斷是2015年可能才會達到這樣熱度,那時候我們做進口的會更強壯一點,
團隊更強、產品更強、供應鏈更強、服務更強,政府政策也更穩定。但是這種熱度提前一年發生了,天貓國際、亞馬遜直郵一下子把它拉到頂。其實,推動這個行業跟我們沒有關系的,因為關注更高的是天貓和亞馬遜都在做這個事。
億邦動力網: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洋碼頭會對自己的發展有哪些擔心?
曾碧波:我們不擔心自己本身的節奏,該快的快,該慢的慢。這么幾年下來,從死亡的邊緣走過來以后,我們還是能很冷靜的看待這個事情。但我擔心的是行業過早的虛火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干擾,包括原來的傳統進口以及中國本土的電商,可能會來干預這個
市場。因為進口電商觸動了這個
市場、瓜分了他們的蛋糕。這種“虛火”可能會過早引起他們的緊張感,如果他們過早投資來做這個事情,我們這幾家進口電商都扛不住。
億邦動力網:你怎么看待天貓、京東、蘇寧、1號店這些國內大平臺來做進口這件事?
曾碧波:目前,進口電商的規模都還很小,洋碼頭今年撐死了就是幾個億,而他們盤子很大。如果他們來做這件事,我們肯定是緊張的,威脅也是存在的。相比而言,進口平臺之間的競爭反倒還好。所以要看清楚,競爭不是進口平臺之間的競爭,而是進口平臺跟本土電商之間的競爭。這個局要調出來,你千萬別自己使勁兒玩。
但是機會也有,機會來自于那些本土電商相對比較“土”。他們的全球化的思維差一點,對海外產業鏈的了解、整合能力也會差一點,而我們在這些方面扎實一點。所以別灰心,多關注我們自己的內功。
億邦動力網:從“黑五”開始,進口電商領域就流露出了價格戰的苗頭,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大規模的價格戰會出現什么時候?
曾碧波:打價格戰絕對是好事,對所有人都是好事,對消費者好,對我們也好,能帶動
團隊的狀態。但今年“黑五”的價格戰行動還是有點早,因為政府很多地區體系內還沒有想清楚,說實話我是有點怕的。不過,經過一年會更穩定,明年“黑五”炒一把就不用擔心了,明年肯定會很熱鬧。
至于規模大小的定義,實際上是看你能虧多少。現在的問題還是我們的供應鏈都跟不上,所以這里面“口水”很多。明年會有新生玩家加入,也會死掉很多。總體來看,這個行業還是
健康的,它會有洗牌,洗掉一批沒有能力的,也會促使大家工作更努力一點。
億邦動力網:目前進口電商模式主要分為自營和第三方平臺兩種,洋碼頭和天貓國際是平臺類的,你會天貓國際發展起來后對洋碼頭造成威脅嗎?
曾碧波:創業者應該開始挑戰原來的BAT體系,如果整個中國互聯網都籠罩在BAT體系里,中國的創新推進會很差。天貓國際學我們,對我們來說是很驕傲的事。但我們在推進更多創新的時候,他要跟得上我的節奏才行。不過,兩三年發展下來,天貓國際一定是老大,因為他有流量,大家也不要去爭,如果他能夠幫我們一起把行業推動起來是好事。
中國
市場太大了,老二的位置也挺舒服,老三也不差。我更多的是在想這個行業缺什么,然后就去創新、推動,大家跟著一起做、復制我模式我也樂意。行業的發展推進快一點挺好的。
在今天的宏觀背景下,我覺得一家通吃的可能性比較小。大而全的平臺可以一家通吃,但在垂直體系里會比較難。進口產業有它的獨立性,從海外賣家的心理和行為、中國消費者的理念、海關各方面來看都是有垂直要求的。
另外,我覺得移動互聯網會把一家通吃的格局打掉。移動電商時代的用戶碎片化了,他們會被越來越多的細分垂直領域鎖死,不會跳來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