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本周發布了第31次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保持低速增長。與之相比,手機網絡各項指標增長速度全面超越傳統網絡,手機在微博用戶及電子商務應用方面也出現較快增長。
手機網民數量激增
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民數量快速增長,2012年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年增長率達18.1%,遠超網民整體增幅。此外,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也繼續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更加穩固,但是手機網民規模與整體PC網民 (包括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報告還顯示,在網吧、學校機房等場所接入互聯網的網民比例下降幅度較大,其中網吧網民占比下降了5.5%,在學校公共機房上網的網民占比下降了3%,而在家中接入互聯網的比例繼續走高,有91.7%的網民在家中上網,增幅達到3.4%,個人上網設備持有比例的提升和網絡接入條件的改善是導致此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手機應用迅速擴張
微博用戶持續增長,用戶逐漸移動化成為顯著特點。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規模為3.09億,較2011年底增長了5873萬,網民中的微博用戶比例較上年底提升了6個百分點,達到54.7%。
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手機端電子商務類應用也在迅速擴張。網民使用手機進行網絡購物相比2011年增長了6.6%,用戶量是2011年的2.36倍;此外,手機團購、手機在線支付、手機網上銀行三類用戶在手機網民中的比例均有所提升,這三類移動應用的用戶規模增速均超過了80%。
智能手機將達五億
在這個報告的背后,是中國正在不斷擴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中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已創下新的全球紀錄,這將對2013年中國的手機內容和商務等行業產生重要影響。據艾媒咨詢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用戶目前已擁有3.3億臺智能手機,在過去1年中增長了150%。
中國的活躍智能手機數已超過美國的3.21億臺。李開復預計,到2013年底,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數量將達到5億臺。從功能型手機全面轉向智能手機意義深遠,將對中國的GDP增長率產生影響。這5億臺智能手機將推動線上和線下新商務模式的形成,進而在全球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移動營銷空間廣大
在中國,智能手機是互聯網服務、電子支付和品牌宣傳的未來,因為通過傳統PC接入網絡的用戶比例相對較低。隨著移動互聯網用戶數的增長,網絡服務將經歷重要轉型,并催生一批僅僅面向移動平臺的服務。這一趨勢在中國可能尤為明顯,因為中國的筆記本和桌面電腦普及率遠低于美國。智能手機將成為了解品牌、購買前研究、比價、在線支付和用戶間支付,以及社交媒體內容發布的重要渠道。
到2015年,預計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數將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這樣的改變是空前的。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轉向國內消費,這一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群體毫無疑問將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這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