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衰退,通脹再度陷入低迷,人們不經懷疑,為什么QE沒能提振日本經濟?
日本經濟在三季度萎縮0.8%,二季度萎縮0.7%,陷入衰退。這是日本20年來第7次陷入衰退。
Japan Macro Advisors經濟學家Takuji Okubo向彭博表示:“隨著勞動力人口的快速萎縮,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已經接近零。零增長或者小幅的負增長對日本來說已經沒什么大不了的。”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分析師Alberto Gallo表示,短期性的工具無法解決日本的結構性問題。日本經濟的問題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日本公司每年新增的債務達到GDP的14%。1995年,日本公司債務達到GDP的130%。
此后,日本公司進行了長達20年的去杠桿、低通脹、近零利率和低債券收益率。在安倍的治理下,日本央行加大了貨幣寬松,于2013年4月推出了QQE計劃,并在2014年10月擴大了該計劃規模。
然而,日本面臨著諸多結構化問題,如人口老化、公司投資意愿不強、廣泛的通縮心態等。
日本的經驗表示,QE也存在限制,并可能帶來一系列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包括疲軟的增長、二級市場流動性降低、央行資產持有量上升等。
也就是說,日本央行并不能用QE解決日本的結構化問題。然而,日本依然全力QE,并計劃在2018年前一直維持這樣的局面。
Gallo指出,QE將給日本帶來國債二級市場的流動性減弱、資產泡沫和上升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