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周六晚間表示,中韓同意近期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建立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機制。央行還稱,決定將韓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調增至1200億元。
韓國已于2014年12月宣布在韓國啟動韓元兌人民幣直接交易。2008年12月,人民銀行與韓國央行率先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成為人民銀行簽署的首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中國與32個國家地區簽署的互換協議中,中韓貨幣互換規模僅次于中國香港的4000億元人民幣,位居第二。
華爾街見聞本周一提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于下月評估儲備貨幣籃子(SDR),中國正在為此做著最后的沖刺,加快步伐推進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使用。
央行在今天的新聞稿中還稱,為發展兩國債券市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中方歡迎和支持韓國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主權債。韓方將為當地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提供便利,中方支持國內機構赴韓發行債券。
央行還表示,中韓同意將目前在青島市開展的企業自韓國銀行機構借入人民幣資金試點推廣到山東全省,以降低中國企業融資成本,便利韓國銀行機構有效管理其人民幣資金。
同時,兩國考慮在山東省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推進山東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和韓國柯斯達克(KOSDAQ)市場合作。
央行還稱,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促進中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包括登記、托管、結算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建設。
此外,據彭博報道,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韓國期間,韓國總統樸槿惠辦公室發布聲明稱,樸槿惠和李克強在會晤時達成協議,兩國將合作在年底前批準中韓自貿協定。
聲明還稱,兩國政府尋求在中日韓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談判上取得進展。
此外,兩國在稻米檢驗上達成協議,將允許韓國向中國出口稻米。中韓還將建立聯合基金,為尋求進入對方國家市場的企業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