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在過去幾個月里表現糟糕,大宗商品指數自5月以來下跌12%,創下13年來低點。七月份對大宗商品來說也是個噩夢:原油價格收盤價跌至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跌幅超過20%;在極短時間內黃金價格閃崩,跌至五年來最低點;銅價跌至6年來最低點;鐵礦石價格自由落體。
而唯一幸存的大宗商品是,鈾!
據Macquarie分析報告,鈾價在過去12個月內累積上漲了28%。除它之外,幾乎所有大宗商品都因需求疲軟而大幅下跌。
世界最大的鈾礦物生產商Cameco公司曾發布報告稱,到2024年全球將新增81座核反應堆,其中中國以61座成為最大貢獻者,未來鈾需求將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中研普華研究員肖健也曾表示,預計未來全球鈾礦進口價格將長期企穩走高,鈾的長期合約價格有望攀升并保持在每磅60~70美元之間,如果這樣的話漲幅為50%至75%。
標普經濟學家Gareth Williams稱,“能源和礦業公司突然就陷入了蕭條。商品市場出現供給過剩,但是全球最大商品消費國中國的需求卻變得不穩定?!?/p>
Macquarie稱,很明顯,在全球經濟沒有陷入衰退情況下,過去12個月內大宗商品市場遭遇有史以來嚴重拋售。
大宗商品市場這種程度的拋售通?!案癜殡S著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
大宗商品市場似乎也將面對更嚴峻挑戰。Macquarie稱,“在許多市場,鑒于需求吸收不完現存產能,我們需要看見永久的供給削減,不管這是由企業決定的,還是由企業破產導致的。在市場供給達到合理水平之前,商品價格可能會繼續走低?!?/p>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也表示,建議投資者目前不要配置任何多元化大宗商品指數。原油市場尚未達到再平衡、中國房地產指標疲弱、美國即將升息、近期氣候風險消退等等,使得在廣泛建倉大宗商品前需要克服的阻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