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出現七年來最大規模回撤之際,中國年輕一代公募基金經歷面臨從業以來最大的考驗。這些“藝高人膽大”的“80后”基金經理們曾抱團締造了全通教育、京天利、朗瑪科技等令人咋舌的資本“神話”,但如今這些名字也正代表了跌幅最慘的股票。
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381只公募基金實現今年以來收益翻倍。就在多只公募基金自豪地宣稱已經大幅超越2007年牛市收益之時,市場突然遭遇本輪牛市以來的最大調整。短短兩周時間,上證綜指跌幅達17%,創業板指的跌幅更是接近25%。一直以來保持高倉位的公募基金收益出現明顯回撤,根據好買基金網數據,截至6月26日,今年以來收益翻倍的公募基金僅剩下100只。
盡管一些公募此前開始有意識的調低倉位,但在系統性風險面前,這些防御措施顯得相當脆弱。據好買基金測算,截至上周,偏股型基金倉位下降1.79%,當前倉位75.61%。其中,股票型基金下降1.79%,標準混合型基金下降1.79%,當前倉位分別為83.2%和64.93%。盡管公募基金的倉位較前期有所下降,但接近7成的平均倉位依然在市場的劇烈下行過程中導致收益出現大幅回撤。
而在此輪A股牛市中主宰神創的中國80后基金經理們還并沒遭遇過熊市的檢驗,“德隆坐莊垮臺”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久遠的故事。
一旦形勢變化,這些不知風險為何物的年輕人們可能會經歷一場新的洗禮。他們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已經成為股市里難以忽視的一大隱憂。
《經濟觀察報》本月曾指出,本輪“神創板”瘋長的主要推動者正是那些“激情有余,經驗不足”的“80后”公募基金經理。
據《經濟觀察報》,這些“藝高人膽大”的“80后”基金經理們,在相對排名考核機制的推動下,主動抱團高價股,締造了全通教育、京天利、朗瑪信息、暴風科技等令人咋舌的資本“神話”。一位今年以來業績稍顯落后的70后基金經理感嘆他們“后生可畏”。
該報翻閱了上述基金管理人的背景資料后發現,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是資歷尚淺的年輕選手。以匯添富民營為例,現任管理者于2014年4月起才接棒老基金經理,作為一個2007年才加入匯添富的80后基金經理而言,顯然沒有經歷過上一輪牛市的一波三折,亦很少感受過當年“德隆坐莊垮臺”的酸楚。
由他們推高的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其泡沫一旦破裂,危機也便接踵而至。
《中國證券報》表示從5月開始,一些基金經理開始尋找那些尚未出現大漲的二線低估品種,而目前還沒有大幅上漲的成長股多半是概念多于實質,這為基金經理選股造成一定難度。“如果創業板的行情還能繼續,那么一定是強者恒強的局面,因為從基本面的角度而言,只有那些真正的龍頭企業才具備優勢,這種優勢會隨著企業的發展愈發明顯。”就在公募基金經理的兩難取舍之時,市場的調整突如其來。
“由于公募基金的倉位始終相對較高,當系統性風險來臨之時,也只能被動應對。”《中國證券報》援引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無奈地表示。由于市場調整往往對全體公募都造成影響,而公募基金更多的是考核排名,因此公募基金經理在市場調整來臨之際的心態都較為淡定。
現在某些公募基金在中小和創業板的持倉比例高達50%甚至更多,行業平均在40%以上,很多基金前5大重倉股的持股比例高達8%以上,跟前幾年公募分散持倉的風格依舊大不一樣。且同一公司旗下基金扎堆于若干“夢想股”,在新坐莊模式下,某些“夢想股”上半年漲幅高達10倍。
短短三周時間,創業板從頂部已下跌27%,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少公募基金在下跌中基本沒有減倉,因持股集中度過高,如果主動減倉,無異于自殘。但隨著凈值的下跌,一方面基金發行驟冷,基金贖回增多,導致這些基金被動賣出。2012年以后新上任的年輕基金經歷們因并未經歷過類似市場的考驗,很難有決心快速砍倉。從同業比較排名的角度,也沒必要砍倉。從公司的角度,單個基金經理的砍倉也會造成對同門基金的傷害,從而會被投資總監制止。
此外,公募基金行業還存在“抱團取暖”現象。一些基金經理與同行的交流比較密切,導致幾個基金公司聯手買入一個板塊的股票,互相抱團取暖抬升業績。這導致若存在某一概念,整個板塊便雞犬升天,若大市出現暴跌,機構之間的多殺多,容易釀成典踩踏事件。
事實上基金高度看控盤的股票也大多跌幅慘重。最引人關注的機構高度控盤股當屬安碩信息,包括匯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旗下19只一季末持股總數占安碩信息流通股本的42%,如果算上沒進入安碩信息前十大流通股東基金的股份,基金對安碩信息的控盤率可能超過50%,而該公司股價5月中旬以來已經腰斬。其他基金抱團股如京天利本周已連續4個跌停;鼎捷軟件自高點下跌也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