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周四公布,5月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同比增長7.8%,較4月份10.5%的增速有所放緩;前五個月來看,服務業吸收外資占比超過六成,而制造業占比僅有三成。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記者會并稱,年初以來中國外貿形勢比較嚴峻,預計下半年有所好轉,力爭實現全年出口增長目標。他并重申,中國沒有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今年到目前為止,外貿的形勢比較嚴峻。”沈丹陽稱,出口面臨的三大壓力主要是“外需持續低迷、傳統競爭優勢減弱、部分主要市場國家的貨幣兌美元大幅度減值”。
他表示,商務部正會用有關部門制定新措施來穩外貿,重點是要幫助企業減負和助力。
他稱,目前企業比較著急或者反應比較多的、需要政策措施加以推進的主要由三個方面:一是進出口環節稅費需要進一步減免,二是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三是貿易便利化,包括跨境電子商務方面都希望有進一步舉措出臺。
“隨著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逐步推出或見效,隨著全球經濟緩慢復蘇,我們預計下半年外貿情況會有所好轉。”
商務部數據顯示,5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792家,同比下降14.0%;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573.5億元人民幣(折93.3億美元),同比增長7.8%。4月FDI為96.1億美元,同比增長10.5%。2015年1-5月,全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9582家,同比增長9.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309.5億元人民幣(折5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0.5%。(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1-5月吸收外資有以下特點:
(一)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1-5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39.4億美元,同比增長23.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63.0%;其中金融服務業、科學研究業、綜合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幅顯著,同比分別增長475.7%、132.5%和34.7%。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6.1億美元,同比增長1.7%,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1.1%。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65.7億美元,同比下降5.0%,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0.8%;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分別為30.2億美元、17.4億美元和13.9億美元。
(二)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1-5月,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香港、新加坡、臺灣省、韓國、日本、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澳門)合計投入509.6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7%;同比增長10.7%。其中,香港、法國、澳門分別對華投資394.1億美元、6.1億美元和4.7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16.0%、91.3%和94.1%;日本對華投資17.8億美元,同比下降9.4%;美國對華投資9.7億美元,同比下降32.6%。同期,歐盟28國對華投資33.1億美元,同比增長23.2%;東盟對華投資26.3億美元,同比增長3.6%。
(三)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1-5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61.5億美元,同比增長13.8%;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44.3億美元,同比下降9.2%;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32.5億美元,同比下降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