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來,市場的狂飚突進,讓借道公募基金入市的投資者迅猛增多,加上同期大量新基金密集發行,中國公募基金四月單月規模增長近萬億元,總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大關。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微信的數據及《證券時報》的測算,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共有2108只公募基金,總凈值達6.2萬億元人民幣,為歷史上首次突破6萬億大關,較3月底時的數字暴增9583億元,單月增幅高達18.28%,單月接近萬億的規模增長也創出歷史之最。
按基金類型來看,貨幣基金規模達到2.5萬億元,比3月底增長3339億元,增幅達15.42%,顯示股市行情火爆并沒有阻止貨幣基金規模迭創新高,業內人士認為,很可能是由于天弘余額寶規模仍在持續增長。而4月份絕對規模增長最多基金類別當屬混合型基金,該類型1個月規模大增3817億元至1.31萬億元,單月增幅高達41.02%,新基金的大量發行成為推動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的主要引擎,混合型基金也是今年以來發行數量最多和成立規模最大的基金類別。
混合型基金是指投資于股票、債券以及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同時使用激進和保守的投資策略,其回報和風險要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根據股票、債券投資比例以及投資策略的不同,混合型基金又可以分為偏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配置型基金等多種類型。
剔除掉新基金發行帶來的規模貢獻,4月份股票型基金約凈贖回1000億份,而混合型基金則出現約1000億份凈申購。
受到港股市場大幅上漲刺激,規模長期停滯不前的QDII基金(允許內地居民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基金)規模在4月份出現大幅增長。截至4月底,94只QDII基金總規模達到977.36億元,逼近千億元大關,比3月底大增433億元,增幅達到八成,基數較低的QDII基金也成為4月份規模增長最快的基金類別。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4月份規模也都出現增長。
不過,從各類型基金的份額變化看,債券基金卻在4月份出現了小幅縮水,呈現凈贖回態勢,其他類別基金份額規模則都有不同程度增長。但如果剔除掉新基金發行帶來的貢獻,股票型基金4月份凈贖回規模估計達到1000億份,混合型基金則出現約1000億份凈申購,QDII基金凈申購規模達到300億份。
東方財富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在成立于今年之前的759只股票型基金中,年內回報超過50%的多達464只,占比六成左右;335只年內回報超過60%,占比超4成。
同私募基金相比,公募基金業績更為搶眼。格上理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陽光私募行業平均收益僅有30%出頭,其中股票類基金平均收益也不足40%,同六成產品收益超過50%的公募基金相比。
從最近成立的基金類型看,大部分聚焦于新興產業主題,新常態、新起點、新活力、新能源、新興產業等依然是重要標簽。
中國證券網援引滬上某基金研究員表示,公募基金牛市業績搶眼,主要與公募基金的研究及策略有關,公募基金整體研究能力強,判斷大勢能力突出,往往能把握系統性機會,從此前牛市行情表現看,公募基金的歷史業績非常好。此外,公募基金受倉位限制,即使市場大幅上漲,但必須要保留一定倉位,加上在牛市到頂前幾個月,投資者往往陷入瘋狂狀態,超大規模基金成立數量數量增多,使得公募基金彈藥充足,也助推了基金凈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