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養老金缺口今年將超過3000億元。財政部稱,正在研究劃轉國資充實社保的相關方案。
今晨,《經濟參考報》援引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報道,現在中央已經明確決定國有資產劃撥社保,而且也成立了部際工作小組,已經進入實施過程中。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已出面澄清,稱方案正在研究中,還未進入實施階段。
財政部8日公布的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數據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后社保基金收不抵支。社保基金收入43088.07億元,支出38463.97億元,剔除9741.75億元的財政補貼,社保基金“虧空”5117.65億元。
剔除財政補貼,2015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含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減去總支出,“虧空”3115.33億元。
更加嚴重的是,與此前幾年的預算執行情況相比,社保基金“虧空”越來越大。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剔除財政補貼后,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3024.87億元,較去年1563億元的收支差顯著擴大。2013年剔除財政補貼后的“虧空”僅為959億元。而在2012年該一指標還為正值:收支相減余額為1079億元。
“養老金缺口迫使財政部想辦法。”一位財政部人士曾表示,財政收入增速出現嚴重下滑,而財政支出特別是社保方面支出卻在逐年增加,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國資劃撥社保基金是個趨勢性的問題。
華爾街見聞提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4月24日舉行的人社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社保基金成立初期的主要資金來源渠道之一,即國有股的減轉持,目前正隨著國有企業改制接近尾聲而逐漸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籌資渠道”。
財政部長樓繼偉3月22日在國研中心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提出,要將一部分國有資產劃撥轉入社保基金、對其進行補充,以彌補上一代人造成的養老金缺口,并且如此才有條件適時降低社保費率。
而十八屆三中全會也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
李忠當時還稱,部分國有資產劃撥轉入社保基金已經啟動,相關跨部工作機制已經建立。
實際上,山東在國資劃撥社保基金嘗試上已領先邁出一步,將30%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到省社保基金理事會。
不過,具體操作機制如何確定目前仍是各方博弈的焦點。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楊良初表示:“現在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方案,不過已經到了必須開展具體行動的階段了。”社保欠賬多窟窿大,影響財政收支平衡,所以拿國資作價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沒有別的途徑。他認為,具體操作上,是劃歸資產還是利潤,未來會完全根據政策需要。他建議對于結構性轉型中產能過剩、面臨淘汰的企業資產可以處置、變賣劃歸社保,“另外可以把一些大央企、壟斷企業的利潤劃一部分過來,國有股上市的時候劃一部分股份給社保基金也是可以操作的。”
而劃轉國有資本的機制可能遭受質疑。有觀點認為,國有股轉持會造成股市價格變動、影響股民利益。一位國資委人士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環境下,中央把穩增長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劃撥國資補充社保很可能會導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經濟的復蘇,所以改革方案寧緩勿急。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