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房地產再度成為穩增長的關鍵。昨日,央行等五部委聯手出臺房貸、稅收新政,穩定住房消費。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使房地產市場企穩,中國經濟也將隨之走過最壞時刻。
谷底已至,反彈在即
1-2月經濟數據普遍低迷,工業、投資、消費等宏觀數據普遍低迷,不少市場研究人士預期3月數據也難有改善,中國經濟將在一季度呈現加速下滑的態勢,不過黎明的曙光也許就在眼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說,“目前經濟在觸底過程中,不必過于擔心,1、2月份經濟數據可能是今年最低的,目前經濟已經有觸底企穩的跡象。”
張立群分析稱,前兩個月,出口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增速也較為平穩,投資增速雖整體下滑,但13.9%的增速仍高于去年8月-12月的增速,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比去年四季度以來有所回升。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亦表示,進入二季度政策對經濟的托底會進一步增強。財政政策會積極發力,房地產政策對地產行業會進一步友好。貨幣政策將一如既往為經濟轉型與改革保駕護航。“二季度經濟在一季度的加速低迷后迎來溫和的企穩進程,但持續性依賴基建的持續發力。”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則認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受制于地方政府融資體制改革難以顯著回升,而產能過剩和通貨緊縮持續抑制制造業投資。所以,房地產是今年經濟能否穩定增長的關鍵。
樓市再擔重任
事實上,2014年以來,政府數次出臺地產刺激政策,包括從14年4月到9月40多個城市取消限購,14年9月取消三套房限貸,10月放寬公積金貸款條件、14年11月、15年3月兩次降息等等。
而昨日,五部委又發文降低二套房首付至4成,同時降低公積金貸款首付成數,以及二套房交易營業稅。從購房資格、利率、首付成數等各個方面刺激地產需求。
中金公司估算,二套房首付政策將使得二套房購買者的購房能力回到2012年前,或將拉動銷售額增加0%~5%;如果未來二套按揭利率調整到基準,相當于名義房價下降約5%。而公積金首付比例下調將推動首次置業人群入場,拉動 5%~10%的新增需求;如若伴隨各地公積金貸款上限打開,效果將更加明顯。營業稅“五改二”則可影響市場交易中約20%的二手房屋,其有效房價將下降 5%~6%。
“房地產對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根據倪鵬飛預計,若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7%,不采取額外的刺激政策下,2015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僅為6.2%。若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0%,不采取額外的刺激政策,2015年的經濟增長率可達到7.8%。
徐高表示,當前的政策是以往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正常化,政府對房地產市場企穩訴求的上升將迫使房地產寬松政策不斷加碼,未來房地產開發商融資限制等都將漸次放松,同時貨幣政策寬松程度或繼續擴大。
地產時代即將結束?
就在分析人士一致看好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短期支撐時,房地產市場本身可能已走過了最輝煌的時代。
“雖然本次支持房市的力度超預期,房地產市場短期壓力可以緩解,但長期來看壓力不減。”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因本輪房地產調整是信貸偏緊等短期因素和人口老齡化、高庫存等中長期因素共振的結果,現在救市只能緩解短期問題,但無法扭轉中長期趨勢。
“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將更多讓位于消費屬性,從純投資的角度來看,房產造富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將是股權造富的時代,不要去接下落的刀。”管清友稱。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任澤平亦稱,本輪房地產政策放松是復制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時的救市舉措。不過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已經出現,刺激樓市本質是透支未來需求。“這是短期的春藥,長期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