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日前稱,今后對于跨境資金流動可能出現的雙向振蕩格局,市場各方必須要有思想和措施上的準備,做好應對預案,管好敞口風險,積極防患未然。
他在中國金融雜志上撰文指出,2015年中國將繼續保持較大規模的外貿進出口順差,人民幣將繼續維持對美元、歐元、日圓等主要國際貨幣的正利差,且經濟維持較高增速和微刺激等政策料吸引長期資本流入。
但他也指出,國內外宏觀環境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加大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可能引起境內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重新定價;本外幣利差縮小,有可能加速市場主體的財務運作調整。且美元趨勢性走強可能繼續推動市場主體回補美元空頭、加大債務去杠桿壓力。
“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將繼續呈現“經常項目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流動雙向波動”的國際收支格局。”管濤稱。
他并強調,當境內外因素偏多時,跨境資本流入較多,境內市場外匯供大于求,且供求缺口可能超過貿易順差;當境內或境外因素偏空,尤其是境內外偏空因素疊加時,跨境資本流出壓力加大,境內市場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供求缺口小于貿易順差,甚至有可能出現外匯供不應求。
文章認為,當前中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是預期的、適度的調整,外匯市場的調整負荷調控和改革方向。“藏匯于民”和“債務去杠桿化”的調整路徑,從宏觀上來講有利于外匯供求平衡,從微觀上來講有利于企業部門減少貨幣錯配,更好地應對資本流動的沖擊。
管濤并強調,未來“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應該成為中國國際收支調節的合意狀態。而目前的資本流出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且當前外匯供不應求的缺口有限,目前市場只是在進行適應性調整,并沒有出現恐慌性的囤積外匯。人民幣匯率是雙向波動而非趨勢性貶值。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本月發布2014年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稱,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將繼續呈現跨境資金有進有出、雙向振蕩格局。為保持跨境資金流動基本穩定,要做好保證匯率制度靈活性等多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