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不斷改善的黃金10年后,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的債信評級恐將重返“垃圾級”,所涉范圍很有可能包括至多達十分之一的新興市場未償債券。
許多主流投資和養老基金已經定下規定,除非這些新興經濟體被至少兩家大型評級機構授予投資級,否則不能持有他們的債券。此外,許多國家面臨降級風險,因受到從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到政局不穩的種種困擾。
俄羅斯本周成為首個被標準普爾取消投資級的主要新興經濟體,外界認為脫離最高評等區域意味著該國10年來首度面臨少許違約風險。
倘若穆迪和惠譽也這么做,避免持有垃圾證券的保守型投資者應該會出脫俄羅斯持倉。摩根大通估計,這意味著這些投資者可能出脫60億美元的俄羅斯盧布和美元政府債券。
俄羅斯并不是個案。據法國巴黎銀行新興債券部門主管David Spegel稱,價值近2,600億美元的主權和公司債券--近十分之一的未償新興市場債券--有可能被降至垃圾級。他稱這些債券為“墮落的天使”。
除此之外,近1萬億美元的債務被評級為BBB或BBB-,這是兩個最低的投資評級,距離垃圾級或“高收益”級只有一步之遙。
“在經歷一年的政治動蕩和大宗商品價格崩跌后,空中遍布新興市場的墮落天使,”Spegel說。
2010年時,EMBI全球新興市場債券指數11EML中的大部分債券首度成為投資級。但在目前標準普爾所評等的新興市場政府中,有五分之一展望均為負面;標普表示,新興市場是全球評等當中的薄弱環節。
Spegel警告稱,如果后續出現一系列評級下調,則整個指數將再度下滑。他還表示:“新興市場指標指數有成為墮落天使的風險。”
美銀美林分析師編制的評級模型顯示,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南非和印尼面臨評等下調風險。
其中部份受惠于油價下跌的能源進口國,以及致力于經濟改革的國家,或許能夠避免降級的命運。
不過,美銀美林指出,評級行動一向是來回波動的。例如1980年代進行負面債信評級調整,在1990年代初期和末期分別上修和下調后,本世紀又進行了一輪上修。美銀美林還表示,三分之二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都是投資級,數量比10年期增加了42%。
“投資者很可能未將初步的降評視為單一事件,反倒將此視為一個新趨勢的開始,”美銀美林表示。
**從指標指數中剔除**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指數中,俄羅斯、土耳其、巴西與南非債市是少數幾個包含在該指數中的新興市場,如果這些國家的評級遭到調降,就有可能被踢出這個2兆(萬億)美元指標指數。
摩根大通表示,淪為垃圾等級的“墮落天使”也將會被踢出高達70億美元的指標EMBIG指數的投資級部分。
“俄羅斯與巴西這類位于低投資等級的國家最令人擔心。落入垃圾債券區間,等于自絕于最大部分的債券買家之外,”Loomis Sayles新興債券主管Peter Marber表示。
他表示,對大型壽險公司與銀行而言尤其如此,它們對評級的變化極度敏感,因為對資本儲備以及資產品質的相關監管較為嚴格。
另外,Marber表示,企業的評級有受制于主權評級的傾向,“因此如果我們看到國家的評級被調降到高收益率的地位,該國企業的評級也可能自動被調降,這可能大大限制其募集國際資本。”
這一切可能令借款方的資金成本提高,使其在面對美國利率與公債收益率可能上揚、吸引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之際承受更大壓力。
新興市場公債收益率實際上升的幅度難以計算。但美銀美林估算認為,調降一個評級至垃圾等級,可能導致收益率及信用違約互換價差上升40-60個基點。
根據法國巴黎銀行的Spegel計算,每10個“墮落天使”會令CEMBI EM新興市場公司債指數與美國公債收益率價差擴大125個基點,主權債利差大增241個基點。
不過從樂觀的角度來看,部分風險已經反應。以俄羅斯與哈薩克債券為例,目前的交投彷佛它們已經落入垃圾評級之下好幾個級距。
此外,評級對專門投資新興市場基金的影響不大,另外對部分機構投資者而言,他們的配置會以資產經理人的分析為基礎,而非純粹考量評級,這種情況愈加顯著。
Northern Trust歐洲、中東、非洲(EMEA)與亞洲投資長Wayne Bowers表示,許多大型投資者近幾年已經對持有不同種類的新興市場資產,建立了調度的靈活性。他也表示,盡管某些國家的展望黯淡,其他國家還是能夠收到改革與廉價石油之利。
“大家通常了解新興市場并非低風險等級的資產,”Bowers表示,“你會發現涵蓋范圍較廣的指數投資組合的回報,能夠抵消這些負面因素......其重點并不只放在那些羸弱的國家,也會著重于油價下跌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