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實現,企業制定的2018年經營目標?無論是只有一兩家店的零售商,還是行業的龍頭企業,2018年都會面臨三個沉重壓力:產品低成本優勢逐漸削弱、銷售增長乏力、消費者大肆討價還價,這一年,大家能夠看到的普遍的現象,就是零售行業中,用相似商業模式從事經營的企業,相互間的競爭迅速加劇,每個零售商都在拼搶市場的有限需求,甚至有的企業放棄利潤率的獲取,用降價促銷迎合市場,希望擴大現金流,沖抵高漲的經營費用,以維持企業的生存,所有這一切的表現,就是所謂的“紅海競爭”。
那么,企業如何才能從紅海中突圍出來,規避價格戰,筑基發展,超越競爭的陷阱?
藍海戰略:能夠指引企業,把視線從產品和價格之爭,轉向如何用獨特價值吸引消費者,也就是說,從企業要從以前,片面關注競爭對手的商業活動,轉向為顧客創造價值的行動,精心謀劃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跨越現有的競爭邊界,找到存在的理由,獲得增長空間,讓企業實現紅海突圍。
企業以藍海戰略為導向,開展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要從以下四個維度,我們稱之為企業的“經營四要”,層層遞進的進行關鍵行動的謀劃,重新篩選買方價值元素,來開啟消費者巨大的需求。經營要點一:設定挑戰目標,完善產品結構90年代,市場需求強勁,增長快速,毛利水平高,每年15-25%的業績增長司空見慣,所以企業普遍是以業績為中心,做企業年度經營目標,具體方法就是,在去年的業績基礎上定一個“增長率”,剩下的就是分解到門店,再調整一下員工的績效方案,激勵她們的干勁,經營目標能做到這個水平,在那個時代就已經很完美。
反觀當下,每年只有5-7%的中低速增長形勢,以業績為中心的目標體系,弊端開始愈加明顯,包括:員工激勵成本高漲、有業績無利潤、庫存失控、折扣活動效果變差,已經表明這種做經營目標的方法,需要進行變革。
目標的作用,是為了滿足企業三方面的需要:投資人的利潤需要、員工的業績提成需要、庫存資金占用控制的需要,為什么90年代不用謀劃利潤和庫存目標?因為那是供銷兩旺,毛利率高,費用較低,企業只要有業績;就一定會有利潤,庫存也剩不下,一打折肯定銷售一空,這對于當前的企業,已經成為歷史,面對2018我們的經營環境,這三個目標每一個都很重要,企業必須竭盡全力保證挑戰的成功。
業績目標與利潤目標,分為增長型、持平型與收縮型,當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激烈,最先受到影響的通常是利潤,然后業績開始衰退,解決方法:調整現有的業務結構,重新找到市場機會,比如:原來只是經營30-45歲年齡定位的產品,十幾年的經營下來,核心VIP已經50-60歲,加上中國老齡化趨勢正在加速,增加這個年齡段的產品定位,就是市場機會,那么企業在這十年中,是否積累了這樣的品牌資源就非常重要,如果有這樣的產品,那么2018年的業績和利潤目標就可能實現雙增長,這樣看來,不進行產品結構布局的調整,一味固守,這兩個目標定的過高,就會充滿了威脅。
庫存目標是指對每個品牌,在2018年的產品銷量進行統籌規劃,避免非正常的庫存資金占用,這是多數企業較為陌生的專業領域,傳統的管理方式中,一個品牌在一年中能夠賣多少件產品?只是一個銷售結束后的統計數據,并沒有作為企業的經營目標,用大家的話說:這個目標門店不認可,對店員沒有約束力,因為在大家的心里,它“不合法”。
在那個供銷兩旺的時代,因為貨好賣,庫存通常不會有積壓,根本沒有必要,為了控制庫存,給門店定銷量目標,不光店員覺得沒有必要,連經理和老板也認為這事干的多余。所以,在很多企業,對于門店每個月銷售新產品和歷史庫存的數量,根本就沒有人管理。
企業為了實現目標而存在,現在的品牌零售管理,庫存的控制能力,決定了企業的利潤水平,生意越難做,庫存的控制就愈發重要,較為優秀的企業,會責成商品部負責,品牌產品每月的銷量指標的制定和達成跟蹤管理。經營要點二:聚焦行業特色,創造顧客價值怎樣才能讓生意與眾不同,依靠獨特性吸引消費者?如何才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
消費者購買產品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卓越的品質、獨特的工藝、技術創新、顧客響應和服務、品牌信譽,我們稱之為“產品服務決定要素”,在這些要素中,企業要選擇2-3個進行市場聚焦,在顧客心中塑造無可替代的形象和地位,這樣才能吸引顧客的青睞。
現在的消費者,都是擠出時間去店里購物,如何為她們創造良好的購物環境,讓她們感覺更舒適,更愿意瀏覽產品,甚至在店里每一個角落,都走一遍,在頭腦中留下美好的購物經歷,為顧客創造價值?你就要細心的分析“消費者為什么要買你的產品”?
通常,顧客在門店消費,是因為她們看中了以下8個要素:產品設計、陳列展示、手感、店員主動、舒適度、專業知識、賓至如歸、合適價格。
在圖片的案例中,某品牌門店,目標客群定位是50-60歲,老年人消費群體,為了創造獨特的價值,管理者在8個要素中,聚焦并強化了,老年人關注的超凡的手感,舒適度,店員主動這三項要素,由于該店的顧客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所以就降低員工的專業知識和賓至如歸的服務細節要求,讓顧客購物沒有脅迫感,而且相比高端品牌,價格有優勢,雖然產品設計和陳列一般,但是對于這個群體的顧客,門店管理者確定,可以忽略它們的影響,關鍵的是要具備手感、舒適度、主動的店員,這個門店創造獨特價值的方式,值得大家借鑒。
因此,企業的挑戰目標,需要在戰略層面獨辟蹊徑,從價格紅海轉向營造價值的藍海。經營要點三:取得競爭優勢,重構運營流程既然要實現超凡的手感,舒適度,店員主動這三項要素,就要制定高效的業務流程,保證消費者,能夠感受到我們與眾不同的價值,提高顧客滿意度,這才會有好的營收。
產品的手感和舒適度,涉及到采購流程,店員主動與服務運營流程改進有關。
也就是說,在制定了2018年的經營目標后,在企業內部要把公司全體員工協同起來,為之努力,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優異運營,可以想象,如果員工不積極參與,變革就不會發生,獨特價值就無法表現出來。
管理者要解決的是“動力障礙”,如何激發員工,讓大家按照流程的要求做事?因此要設定運營流程是否合格的衡量指標和考核目標值,并與績效管理方案掛鉤。經營要點四:積累資源能力,完善組織技術市場需求有多大,取決于企業的努力程度,每一個創造價值的業務流程,嚴格的執行和良好的效果,依賴于專業的人才、專業技術、專業組織,我們稱之為年度經營計劃的三大保障。
專業人才:店員、主管、銷售經理、商品專員、商品經理、財務會計、企劃、人資
專業技術:門店業績管理、商品計劃管理、財務預算、營銷企劃、人資六大模塊
專業組織:銷售管理職能、商品管理職能、財務管理職能、企劃職能、人資職能
企業的資金、房產、設備、這些有形資產,與人才、技術、組織,文化,這些無形資產是企業要下大力氣積累的資源和能力,沒有這些就無法實現創造價值的業務流程,再向上思考,就無法實現價值曲線,沒有的獨特價值,就會掉入紅海之中,業績目標、利潤目標、庫存目標就不容易實現。
綜上所訴:
社會發展到當前階段,新生事務層出不窮,經營形式復雜了,很多企業還缺乏對新形勢的認識,工作思路老套,老板思想不更新,中層工作方法不更新,基層執行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從國家來看,我國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
從企業來看,高層當局要從藍海戰略出發,確定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總目標,牽引并整合一切力量沿著既定方向達成預定目標。管理者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為員工謀福利,為企業創效益,為顧客創造價值,為社會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