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子、大文豪蘇東坡在被貶到江北瓜州地方任職的時候,認識了僅一江之隔的江南金山寺主持佛印禪師,和佛印禪師經常談論道,自以為自己不但精通儒家思想,對佛教所追求的戒、定、慧三學也達到了相當的了解,因此洋洋得意。某日揮毫題寫了一首詩,抒發自己的豪情,命書童親自交給佛印禪師鑒賞,詩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八風”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失敗是衰,別人背后誹謗是毀,背后贊美是譽,當面贊美是稱,當面訾罵攻擊是譏,痛苦是苦,快樂是樂。這首詩是在贊佛,同時卻又暗含著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能跟佛陀一樣,已達到了心能轉物而不為物轉的地步。蘇東坡大意是說自己八風都吹不動,超然清凈,可見是到了一個很高的修養境界。
佛印禪師讀完蘇東坡的詩,揮筆在詩的下面批上“放屁”兩個大字,交給傭人帶回給蘇東坡。
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贊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之批示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字,不禁無名火起,如此才詩,熟人可出?于是乘船過江找禪師論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看到寺門緊閉, 上面掛了個牌子,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東坡畢竟是慧達之人,當下恍然大悟, 紅著臉回家繼續修煉了。
禪在修而不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