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歷史,你會發現中華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是賢明君主加精英的統治,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一定是賢明的, 可是誰也無法保證君王的子孫同樣會賢明,因此,朝代在不斷地更新循環,有的長些,而有的極短,革命和流血不時發生。推翻封建帝王是中華文化的一大進步,這應歸功于湖南的草根毛澤東。
賢明君主加精英階層的治理模式本身沒有錯,一味地模仿西方所謂的民主也未必能走出適合宇宙規律的道路,因為西方的民主的根基還是不同團體為局部的理念和利益的紛爭,這樣的政治廝殺無法形成統一的理念和巨大的凝聚力,也無法代表全民利益的平衡與和諧。新加坡便是一個現行成功的統一理念下元首加精英團隊治理模式,且不輸與任何一個國家的治理。理想的國家治理、企業管理都應是東西文化的完整結合,而且應該是統一理念下的相對民主。關鍵是如何實現在賢明元首加精英團隊體制下的監督、相應民主、領導階層的限期與更替。如果有相應的一套系統保證推出賢明的領袖,并有相應的制度監督和限制領袖級精英團隊使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不斷的更新,那么這種體制應該說是超越西方標榜的民主及不同聲音的競爭與對抗,至少更有利于長遠的規劃和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執行力。
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和確定科學發展觀無疑是一個進步,宇宙的運行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動態平衡,因此人為的任何一個模式都只能是相對的時空下的正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要不斷地更新,一切不變的都在變化之中。如果有一個不斷更新的理念和模式,與時俱進、與時偕行地去應對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并保持人類與自然地和諧,人類才找到一個符合宇宙規律的模式。中國的今天恰恰是由馬克思理論開始、毛澤東的創新、鄧小平的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步步的結合而來的,胡錦濤總書記的全身推出必將在中華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功成身退,天之道”。科學發展觀就是尊重自然規律、按宇宙根本規律辦事,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模式。其實人類的治理無非是尊道奉德,并遵守人類從天道學來的倫理。
關于天道、天德的討論是中華祖先的智慧的結晶,縱觀人類文獻,把宇宙規律作為一個無限循環的動態平衡模式進行研究的還真的只有中華民族的《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論語》以及印度的韋達哲學。其他文化在自然規律面前簡單地把規律本身擬人化成為神,神造的一切,只要信就行,不能提過多的問題, 特別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去討論,不然就被視為叛逆。中國祖先講的是一切宗教背后的宇宙規律本身,是宇宙間最大的管理體系,由大到小、由宏觀到微觀,一切都在道的體系中:天道、地道、人道、國家治理之道、企管之道。。。直至呼吸之道,排泄之道,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無限循環。中國圣賢強調的就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人類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就是科學地對待人事與自然。科學發展觀就是去除長官的意識,尊重科學與自然規律,尊道奉德,實現人類社會和諧永續的進步;感悟規律,實現天道為人類設置的一次次啟蒙,奔向小康。目前小康只是一個經濟的概念,前三十年求的是硬性的數字,而今天則是相對放慢腳步,加強軟實力建設,調整內部的各種沖突,在原有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基礎上加上文化和生態的平衡。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和小康社會的高級階段一定是全民素質的提高、人類意識的極大進步,人類精神層面的滿足,如此才可能實現人類物質與精神的平衡發展,邁入幸福和諧的社會,才有美麗的家園, 才可以由小康邁入大同的基礎。
《道德經》是人類最富有創新精神的哲學,作為中華的子孫無疑可以從祖宗的教誨中汲取更多的宇宙智慧,科學發展地走出自己的模式。任重道遠,矛盾重重,各種利益交織,愿《道德經》和科學發展觀為中華民族指引新路,為地球村的和平、繁榮、大同指引方向,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滿光明的、是無限更新的、進步的。。。
科學發展提的好,實際執行還需要極大的智慧,路從來都不是一條,矛盾永遠存在,完美只是人類的臆造,人類從來都是在找路中蹣跚走過來的,找對方法和方向,路途中的波折都是經歷。。。路漫漫, 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