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出身:民主國家多是律師
各國政治家出身律師的比例最高。
關于國家領導人的出身,我一直很感興趣,并做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在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世界人物志》中,有一個包含近5000名政客的樣本分析。該分析是迄今為止,對政治家背景最有價值的權威研究。
各國政治家在從政前,往往都有自己的職業背景。各國有其政治體制的特定需求,各國政壇也有對某種特定職業背景的偏愛。不同的國家由于其歷史、文化偏好、發展階段的不同,使得不同國家偏愛某些特質的領導人,而這些特質則不均勻分布在一些特定的職業當中。
研究發現,政客中比較普遍的是律師和商業經理人,而學者和醫生也毫不遜色。美國偏愛律師,埃及則鐘情學者,韓國鐘情于公務員,巴西則傾向于醫生,非洲多是軍人。
在世界范圍內,律師出生的政治家比例最高。各國平均來看,近1/5的政治家是前律師,均有著法學背景。緊隨之后的是商人,17%的政治家曾是商人。之后是外交官、軍事領袖、記者、經濟學家、醫生、學者和工程師。
民主國家的律師政治家占絕對優勢。
美國。半數以上的美國國會參議員曾經是律師。律師在美國政治精英中廣泛存在(早在19世紀30年代,法國學者托克維爾就注意到了一點),而現在這一趨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明顯。
奧巴馬在1988-1991年曾就讀哈佛大學法學院,他的許多內閣成員都擁有法律教育背景。如國務卿希拉里,她曾就讀于耶魯法學院(1969-1973年);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曾就讀于哥倫比亞法學院(1973-1976年);副總統喬·拜登,曾就讀于雪城大學法學院(1965-1968年);中情局局長里昂·帕,曾就讀于圣克拉拉大學法學院(1960-1963年),而這僅僅是奧巴馬政府的冰山一角。
法國。在由16人組成的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內閣中,包括薩科奇總統本人、總理和財長在內的9人,曾做過律師或是法律專業畢業生。內閣中,還有一位曾擔任過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的主席。
德國。德國政壇的律師也當仁不讓。在德國聯邦議院當中,三分之一的議員是律師。
各國核心人事關系網組成政治王朝。
在選舉政治中,同樣會出現背景趨同的人抱成一團的傾向。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王朝。
奧巴馬總統的核心圈子中有許多人都是他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時的同學。如曾任該學院院長的伊蓮娜•卡根,擔任副總檢察長;曾為該學院教授的卡斯•森斯坦,也在奧巴馬政府中任職。現在,渴望在美國政府中任職的人,所必須接受的苛刻要求,使得律師以外的人,步入政壇變得越來越難。
在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是形成政治人際關系網的溫床。而對俄羅斯總理普京來說,早在圣彼得堡市政廳和克格勃工作時,就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圈。人際關系網在當今中國,更是不可或缺。
商人、軍人、工程師政治家。
商人是僅次于律師的政治家出身。
位居政壇中最普遍“職業”次席的是商人。將商業經驗和公認的果斷決策的品質,成功運用到政界的典型人物有,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和美國馬薩諸塞州前州長米特·羅姆尼,被認為是僅有的兩個。
但次貸危機讓金融家的作用凸顯了出來。在英國,渣打銀行的前任負責人出任了貿易部長。在美國,前任財長漢克·保爾森和新澤西州長喬恩·科賽因,都曾擔任高盛集團的首席執行官。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商人在泰國政壇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泰國前總理,曾經充斥曼谷大街小巷的“紅衫軍”的發起者他信,就是再明顯不過的例子。在俄羅斯1997年和2003年的地方選舉中,有38位商人參選地方行政長官職位,最后有10位勝出。
非洲領導人中軍人居多。
非洲國家的領導人中,有很多是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的。如蘇丹總統奧馬爾•阿爾-巴希爾;曾經是游擊隊首領的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澤納維和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美。
這些軍事或游擊隊領袖,自然會十分倚重他們昔日的戰友。軍隊甚至能在失去對政權的直接控制后,繼續保持影響力。在印度尼西亞,雖然軍事統治于1998年結束,將領們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政治影響力,這是因為在一個由17000個島嶼組成的國度里,軍隊是極少幾個全國性的機構之一。
工程師政治家思維穩健,但謹慎保守數量少。
政壇中的工程師一般都高瞻遠矚、思維穩健,但謹慎保守。他們的專業要求要確保事物運轉正常,比如讓橋梁高懸不垮,或者是水壩穩如磐石。
前蘇聯不但是個盛產工程師的國家,也是盛產工程師政治家的國度,如葉利欽。他們一度想通過巨大的國家工程,來改變蘇聯的一些大江大河的流向。
為何律師政治家在民主國家占據主導?
在民主國家中,律師在政壇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學和政治學處理同一類型的問題:如何建立一個公正的社會,如何在自由和安全之間進行平衡等等。
在民主國家中,有各式各樣的準政治機構,例如智庫、咨詢機構、游說公司。這些政客們的后勤辦公室,使得政治作為一種職業選擇的興起成為可能。這些機構的存在,增加潛在政客們的就業機會。而律師需要具備整理證據、說服陪審團、掌控全局的能力,這正是政治舞臺所需要的。
優秀民主國家的選舉機制往往十分完善,候選人最關心的往往是,如何用法律治理國家而杜絕人治,如何發展市場經濟而限制特權壟斷,如何保證輿論自由最大限度尊重民意,從而獲得最大多數的選民支持。
因此,律師成為民主國家政治家主導群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憲政國家最需要的公開、公平、公正,正是律師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天職所在。
字數:2196,時間:20130223-17:45,地點:海南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