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了,豬都會飛。
現在,京東就是那只在風口上的豬。
應該說,京東此番上市的時間節點把握得極好,正好趕上了納斯達克的時間窗口,盡管在經歷了年初的科技股泡沫破滅后,納指還沒有超過歷史高點4371點,但是畢竟從3950點已經反彈回到了4185點,更重要的是無論道瓊斯指數還是標準普爾500指數都在不久前創出了歷史新高。也就是說,京東上市的背景牛氣沖天。所以,京東的發行價才能高于16-18美元的區間落于19美元;所以,京東開盤當天能開出21.75美元的開盤價;所以,京東的市值才會高達近300億美元,一舉沖入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陣營比肩BTA。
劉強東是頑強的,正是憑著這種頑強,京東努力奮斗了整整十年,十年的時間整個互聯網行業都經過了一個輪回:劉強東是幸運的,這種幸運不是表現在有那么多PE、VC持續不斷地燒錢,而更多的是表現在能夠虧損上市方面,京東虧損的數額和他在廣告投放上的手筆一樣大,2011年凈虧12.84億元,2012年凈虧17.29億元,2013年凈虧5000萬元,即便是2014年一季度,也因為股權激勵凈虧37.95億元,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虧損中,京東的營收從211億元一年,增長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26.57億元,營收規模擴張了將近8倍,這恐怕就是京東虧損的意義。當然,PE、VC敢如此反復地投入不怕虧損,最關鍵的在于納斯達克是允許這樣的公司上市的,PE、VC是有退出通道的,擊鼓傳花的游戲是可以玩下去的。
京東不可能在A股上市,不僅京東不可能,幾乎所有正經的互聯網企業都不可能,一方面中國證監會對于上市條件有近乎嚴苛的要求,另一方面,外資退出的需求也決定不可能選擇A股。這是中國創業板和美國創業板的區別,也是中國A股和美國指數的區別,更是兩種經濟制度的區別,這種區別,決定美國道指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依然能重創歷史新高,而中國的A股在GDP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可以熊冠全球經年,至今只有歷史峰值的三分之一,IPO也可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A股也不是沒有好公司。
蘇寧電器就曾經是,這家現在已改名蘇寧云商(002024,股吧)的家電連鎖企業2004年7月21日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之際正是京東公司成立之時,此后與京東無聲無息相比,蘇寧電器則是一路凱歌,奇跡不斷,成為A股在低迷市況中少有的大牛股,營業收入從2005年的159億元一路沖高到2013年的1053億元,利潤則從3.51億元沖至最高的2011年的48.2億元,其間蘇寧電器數次10送10,股價更是不斷填權,市值最高時超出1000億元。2012年蘇寧的利潤開始出現拐點,2013年利潤下滑到3個多億,2014年第一季度在營收同比下降15%的背景下,出現4.93億元的虧損,但即便如此,營收依然達到229億,超過京東3個億,可以這么講,過去的十年就是劉強東追趕超越張近東的十年,也是京東叫板蘇寧的十年,更是電商和傳統家電角力的十年,京東的對手就是蘇寧,而蘇寧也已經從電器經銷商全面轉進互聯網公司,幅度甚至比京東更大,網上平臺和京東是一樣的,網下還有1600家實體店,線上線下齊頭并進,雖然轉型難免試錯,但是用張近東的話講已經看到了彎道盡頭的曙光,如果京東前途光明,那么蘇寧一樣擁有明天。
但是,對比京東和蘇寧二級市場的表現,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市值在300億美元,一個市值500億人民幣,這是兩個在一個國度的競爭對手嗎?市場的問題,還是價值觀的問題?當然,如果用騰訊入股的價格算,15億美金占18%股份,合理估值在85億美元,京東低于蘇寧。
作為一個投資者,你還想說什么?
人無語。
風亦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