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飛速發展,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民營經濟不僅在活躍市場經濟、上交利稅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提供就業機會、促進技術創新等方面也作出了顯著的貢獻。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后期,民營企業面臨著許多挑戰,同時也面臨更多的機遇。
首先,民營企業融資較難。雖然中小民營企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推動科技進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融資困難現已成為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第二,缺乏技術上的創新。很多民營企業的產品生產周期長,更新速度慢,不利于其長期發展。我國民營企業更多從事的是“軀體產業”,而發達國家的企業更多從事的是“腦袋產業”。
第三,在“市場準入”方面民營經濟未享有公平待遇。現實中民營經濟在投資立項、貸款支持、人才使用等方面與國有經濟、外商經濟享有同等待遇的相關政策很不完善,民營經濟的發展存在體制上的制約。
第四、民營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民營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常借助于傳統的命令式、家族式管理,從而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與中小型民營企業相比,具有產業規模的民營企業有許多優勢。通過產業整合,在技術優勢方面,具有產業規模的民營企業可積極購買先進設備,堅持不斷完善技術體系,吸引高級技術人員,為產品競爭力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注重企業品牌建設是大多數產業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的共同理念,把質量視作企業的生命,經過多年的誠信經營與品質經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只有做大產業規模和充分對接資本市場,民營企業才能時刻把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
鼎毅投資通過對100多個案例的深入研究發現,一個企業如果要想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資本競爭力,必須要有四個要素,簡稱之——PBE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