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風”?什么是“水”
風水一詞是歷代公候及庶民之偏愛,仰之浩瀚,千年流傳;府之普及,蔚為風氣。風水一詞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自然流動的空氣,是宇宙發出的流動能量,是看不見,摸不到著,無色無味的氣體,是生命的要素;“水”是大地的血脈、滋潤萬物生長的源泉。作為幾百萬年前由動物演化而成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其機體絕大部分由水組成。一個人一天不喝水就會干渴得不得了,幾天不喝水就會有生命危險。不僅如此,人類的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水??偸且郎脚运負竦鼐幼 ?br /> 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物,萬物就能生長繁榮,人群就能安居樂業。風水好的吉祥地總是生氣勃勃、欣欣向榮。風水壞的地方總是暗伏危機,一片荒涼,充滿恐懼。風水又稱“堪輿”。什么叫“堪輿”呢?西漢司馬遷《史記》中已有“堪輿家”的專門名詞。《漢書·藝文志》中也有《堪輿金匱》的書目。在中國古代的文意里,“堪”是天道、高處;“輿”是地道、低處?!翱拜洝笔侵秆芯刻斓?、地道之間,特別是地形高低之間的學問。它是把當時天文、氣候、水文、生態等內容引進選擇地址、布在建筑環境的科學運用之中。
風水學發展于中國古代6000多年歷史,它和《易經》密切相關?!兑捉洝肥侵腥A民族最古老、最有權威、最著名的一部經典。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的結晶。是一部最為偉大的玄學書。在經歷幾千年歷史長河的坎坷考驗中,依然如故地為中華民族和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貢獻。中國文化思想的深厚、廣大及細密,其一切思想哲學基礎都與《易經》息息相關。《易經》應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氣象與節氣;應用于地道,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鎮、村落與住宅;應用于人道,人們的倫理觀念與行為準則等。陰陽、五行是《易經》的基礎。風水這門選擇、布建人們生活環境的學問,是以《易經》為其理論基礎,用《易經》的觀念來指導人們選擇、布局和建造周圍的環境。所以風水在選擇與布建生活環境時,總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與天象結合起來。使人和周圍的生活環境、氣候、天象、動植物、地形等達到互“天人合一”的關系。
二、風水選址意義
家居風水選址的基本含義就是為人類尋找適當的居地,能藏天地間之靈氣。即為人類生長繁衍的理想居住地。概括地說,風水理論的一切具體措施也就是圍繞如何尋生氣之凝聚點,如何迎氣、納氣、聚氣,通過對宇宙天地之氣的迎合、引導和順應,使人體之氣產生和諧,從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環境,保證人類的身心健康及后代的昌盛。中國古代建筑受風水影響最大的就是追求一個適宜的大地氣場,即對人們生長最為有利的外環境。這個環境要依山旁水,風雨調順。從這種意義上講,“地靈人杰”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家居的外部環境只是家居的基礎條件,要想將家居建成符合宅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吉宅,必須在堪輿學理論的指導下正確立向,并進行科學的內部布局,最大限度地發揮外部環境的優點,避開不利因素,使陽宅內部的小太極布局合理,各個功能區各得其所。
當然不是,如果你住在或買(租)到了一處上好風水旺宅,那么就以為萬事大吉了,這是錯誤的。因為任何的屋宅都有“三元九運”“屋年運”“人命運”等原理分成八個方位。每個方位因五行生克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吉兇禍福,因此才有所謂的“吉方”和“兇方”之分。一定要記?。喝魏挝菡械拿恳粋€房間都是兇中帶吉、吉中帶兇。比如,有些廳房處在不當運的兇方,但是如果我們測得該屋宅的大門、主臥門的門、書房門等是在該屋宅的吉方,那么我們說該屋宅也是可以適合居住。反之則反:雖然廳房風水很好,但是如果屋宅的大門等不好,那么,該屋宅依然不是太好,不適宜居住。
三、風水選址
中國古代的風水與建筑選址是不可忽視的文化內容之一。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依照當時的社會形態,逐漸形成了考察周圍的環境,擇趨吉而避其兇,營筑宅址與村落。從西安半坡遺址和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大墓青龍、白虎貝殼布局來看,中國的風水起源有6000多年的歷史。風水地理在當時人們思想觀念與民俗意識支配之下,為了選擇與建造生活環境,為使村部落、住宅趨吉避兇而發展起來的環境體系。它包含了對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進行地形分析、區位與方向分析、環境規劃布局的學術思想與方法。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發現所選擇的地址、所布局的環境,如果得當,那就會給人們帶來鴻運;如果地理環境選擇、布局不當,就會給人們帶來禍殃。于是人們總結其中的經驗,并用當時的文化意識觀念來解釋它,這就是風水。
選擇一個建園地址,沒有風水先生的幫助是絕對不行的。那種一切都受自然界影響的感覺,簡單的中國建筑方法,紙窗、薄隔墻總是很柔和,而不能受到擠壓,導致對我們很陌生職業的產生。人們培養出專門為住宅尋找有利地形的風水先生。他們既為活人,也為死人尋址。風水先生常常是為了找一塊最佳的墓地,而忙碌好幾個星期或幾年時間。在實踐中,他們主要是以“陰陽”、“四象”、“五行”、“八卦”學說,也就是以天地和諧為依據,同時也包含著一種奧妙美學的成分。
中國風水學理論關于建筑選址的內容相當豐富。風水學的原則是:天地人合一,這種原則不求急功近利,不隨政治變遷、經濟發展變化而變化,在中國六千多年歷史演變中,貫穿始終。在具體操作技術方面,總結出“乘氣說”、“藏風得水說”、“尋龍點穴——四靈”、“環山抱水”、“形勢”、“三元運氣”等等。這在古代及科技手段相對落后的歷史條件下,能夠依靠具體操作的人在現場勘探中實際操作,視為一種有效方法。
風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始終把宇宙、大地看作人賴以生存的“氣”,強調“感天地之靈氣”。因此,風水特別看重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陽宅十書》在第一部分“論宅外形”中,就專門討論了住宅的環境問題:“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切要?!?br /> 風水影響力很大的就是追求一個適宜的氣場,即對人的生長發育最為有利的外部環境。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先民為了與大自然適宜,選擇了掘土而居的穴居形式,有人認為中國風水關于“穴”的概念可能與此有關。這種早期的建筑形式具有節約用地、冬暖夏涼、防風、聚氣和直接感應“土氣”的特點,所以直到當今仍為人們所喜愛。許多人在對黃土高原等地的窯洞建筑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穴居建筑作了大量研究之后,發現了它與大自然相和諧的特性。
中國風水學在選擇居住位置時認為蘊藏“氣”的地方是最理想的。風水學為達到“聚氣”的目的,非常注意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山巒要由遠及近構成環繞的空間;在規劃區域內要有流動的水?!碍h山抱水必有氣”,這是中國風水學實踐千百年的經驗總結。
我國的都城和皇宮都是按照風水的要求設計建造的。例如明代修建的紫禁城,清代又重新擴建,皇宮南北對稱,大門朝南,之所以這樣選擇坐北朝南,是因為來自內蒙古的大風常常挾帶著漫天的砂塵暴,并且嚴寒奇冷的緣故,而利用高高的人造假山做遮帳。整個紫禁城有一條護城河環繞,從西北角往南往東經過太和門前,后到文華殿前(東南)流出,也可以理解流水象征著接納財富。水的環繞、流動、制造出負氧離子,改變了小氣候?;实蹖嬍业呐w的大小與一般房屋沒有什么不同,睡床靠北側,床前有雙層幕帳,帝王也非常注意防止氣散。人類選址的規律是:“環山抱水必有氣”、“左有青龍”、“右有白虎”、“水來曲則有情”等等居住風水,有易于接受宇宙之氣。三面環山圍護,一面朝南正向的開缺。開缺之處又有案山、朝山的低巒之山,以防氣場直沖直射,這些都是以“氣”為中心。古代風水師將圣賢論氣的具體指出:“地有佳氣,隨土所生;山有吉氣,因水而止。氣之聚者,以土沃而住;山之美者,以氣止而吉?!彼?,人也吸收宇宙氣場,人與氣場有著密切關系。對于人體來說,天地氣場為外氣,人體經絡場為內氣,當天地人三個氣場相合一致,對人們居家才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