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化內訓師》
張玉培訓師
——課程設計與開發技巧
【課程背景】
企業的競爭不僅來自于產品、資源的競爭,同時也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單純通過直接管理者的扶、幫、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員工職業發展的需求了。隨著企業內外部人才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需要將員工的知識、技能以及工作態度留在企業組織中,并以此來強化組織的核心競爭力。而能長期有效地提升組織競爭力,大部分企業都選擇了培養企業內部培訓師。
誰將可能被選為企業內部培訓師呢?當然是我們培訓經理、培訓專員、人力資源主管是首選對象,我們最需要做新員工培訓,還有那些承擔培養責任的管理者、技術專家們,但我們常常被這些現象困擾:
我們的大部分課程基本是網上抄抄,PPT圖文不匹配,結構不合理,滿篇文字
如何才能明確培訓需求呢?培訓需求如何轉化成培訓目標呢?
課程有了,如何通過設計來改良課程的結構呢?
如何使我的課程變得更加有節奏感呢?大量的案例從哪里來呀?
不同的課程如何設計呢?如何就能做到以問題為中心呢?
面對要求開發課程不知所措,更不了解如何評估與完善自己的課程
……
根據多年與企業內部培訓師及培訓管理者的交流調研特別設計了本課程,專門針對企業內部培訓師進行課程設計與開發技巧的專項訓練,在課程現場將通過大量討論和現場開發,結合講師自己的課程開發體會,幫助學員在已有課程設計水平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學習培訓師專業的設計與開發技巧,真正做不僅是能講、會講,而且做到真正的“擁有自己的風格、擁有自己的語言、擁有自己的課程”。
【課程目標】
洞察:學員的學習心態及如何滿足的關鍵要素。
明確:講師的角色、需要的技能,以學員為中心的理念。
開發:設計與開發課程,邏輯化、結構化地設計課程的技巧。
完善:挖掘培訓需求、評估培訓效果、完善課程PPT、改進課程內容的能力。
【課程形式】
隨機分組——多種方式為學員創造氛圍,多層次分組互練
輕松教學——多元化地幫助學員,隨時解答、直接示范
實戰演練——分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全心投入
現場設計——直接呈現單門課程,直指效果,反復訓練
【適合對象】企業內部講師、培訓經理、培訓專員、承擔培養員工職責的管理者、有志于從事專業培訓工作的人士、需要對客戶進行演講的營銷人員等。
【課程時長】標準版2天、精華版1天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需求奠基——需求調研與確認技巧
小組研討:誰是企業內訓師
企業內訓師教學的ADDIE流程
企業內訓師的表達內容、三個維度
企業內訓師的五個方面
企業內訓師的未來、使命
企業內訓師培訓的價值、培訓的對象
企業內部培訓的三種模式、發展趨勢
企業內部培訓的內容及對應的培訓形式
有效培訓的四個特征
培訓實施的四個原則
小組研討:企業內訓師身上常見的問題
企業內訓師的核心能力、角色與功能
企業內訓師的基本素質、兩個職責
小組研討:企業內訓師常犯的典型錯誤
教育與培訓的區別
三種不同的培訓師
成人學習的特點
引導成人學習的五點法技巧
成人培訓的原則
小組研討:什么決定了課程的方向?
培訓成功的密訣
企業內訓師首先是“醫生”
需求永遠是核心
需求分析的三個維度
精準的培訓需求在哪里?
如何發現培訓需求的信號
需求調研的信息來源
貫穿全流程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核心
需求調研對象、調研方法、運用、工具
小組研討:常用的需求調研方法
案例討論:銷售代表的培訓需求
小組討論:動手設計本案例的調查問卷
案例討論:部門經理的培訓需求
小組討論:動手設計本案例的訪談提綱
情境演練:三分鐘AB角色訪談
小組研討:如何確定培訓內容
如何從需求中確定培訓內容
如何制定培訓目標
案例討論:制定培訓目標
第二單元 內容為王——課程設計與開發技巧
小組討論:如何有效地進行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的T型原則
課程設計的三個關鍵因素
案例:企業內部培訓課程1
課程設計的結構模型
課程設計的四種主體結構
案例:企業內部培訓課程2
課程設計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
案例:企業內部培訓課程3
課程設計的外部素材來源
如何制作課程中的案例
如何有效地應用課程素材
如何增強課程四個重要感受:
☆ 邏輯感
☆ 權威感
☆ 參與感
☆ 縱深感
小組討論:如何有效地進行課程開發
課程開發的全流程
課程開發的基本思路
如何進行不同類別的課程開發
☆ 知識傳授式課程
☆ 問題解決式課程
課程開發中的六個重要文檔
☆ 如何編寫《課程簡介》
☆ 如何規劃《課程大綱》
☆ 如何安排《課程時間表》
☆ 如何設計《講師手冊》
☆ 如何制作《課程PPT》
☆ 如何制作《學員手冊》
小組討論:如何有效地進行課程組織
如何進行培訓準備
如何撰寫開班計劃書
不同的培訓場地布置方法
實用工具包:實用的課程輔助教學用具準備
小組討論:如何有效地進行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的基本要素
科氏四級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的具體評估方法
如何對學員進行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