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尋找適用管理模式
.
.
作者:劉 靖
.
許多企業家在變革時選擇使用什么模式時,存在嚴重的崇洋心理。
很多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對企業導入什么樣的模式更有效知之甚少,偏面的認為日本的、西方的管理模式最好。這是一個誤區。經過多年實際檢驗,許多中國企業導入日本或西方的管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中國企業受“國情、民情、企情”影響,那些來自日本的或西方的“泊來模式”,不能適應中國企業的國情、企情,不能落地。
1. 怎樣尋找適用管理模式
我對中小企業管理、研究近20年,也管理過規模達6千人(旺季超過萬人)的臺資企業,又多次給央企、國企、中國500強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講授企業管理課程,又給不同行業的企業主導實施管理變革輔導,目睹了高端、中端、低端甚至在管理方面較為原始的企業。我對日本管理模式和西方管理模式在中國企業推行做了反復對比,結果發現,科學、高端的管理模式雖然很多,但真正適合企業套用的卻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就找不到。
也就是說,任何成功的企業管理模式,都不能成功復制在第二家、第三家企業。
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發展的時空背景、人文背景、員工素養基礎和投資者的思維方式、人脈關系、文化背景和物質基礎等。所以,任何成功的管理模式,都不可能被第二個企業復制套用。
所以,中小企業在尋找適用的管理模式時,要充分考慮企業現有的文化內涵、管理層面、高層管理者的文化素養、員工綜合素養、企業背景、財力、市場前景狀況、發展潛力、企業愿景和投資人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期望,經綜合分析,然后確定借鑒何種管理模式。
中國的中小企業在實施管理變革時,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量體打造適合自身企業的管理模式,既“適用式管理模式”,也稱之為“企業定制”。
事實證明,只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量體定制的管理模式,才真正適合中國中小企業的變革要求。那么,企業定制式“適用式管理模式”,當是中國中小企業的首選變革模式。
但不管導入什么樣的新模式,都預示著企業要進行管理變革。
我在撰寫《適用的才是最好的:中小企業管理之道》一書時,詳細闡述了中小企業管理變革選擇什么管理模式更有效的問題,可供中小企業經營者在實施管理變革時參考。
2.對比原有模式的優勢和劣勢
在進行優、劣勢對比時,要注意客觀性。一般企業投資人常犯的錯誤是走極端,要么不愿意承認自己在決策方面的錯誤,要么通盤否定以前的管理模式。
在對比優勢時,可以采用下面的表格形式。
表2-1(優勢對比表)
序號 | 管理模式在項目方面作對比 | 對比結果 (請在相應方框內打“√”) | 備 注 | |
原有模式 | 現有模式 | |||
1 | 原有企業文化 | 現有企業文化 | 優□ 劣□ |
|
2 | 原有人事制度 | 現有人事制度 | 優□ 劣□ |
|
3 | 原有開發管理 | 現有開發管理 | 優□ 劣□ |
|
4 | 原有營銷模式 | 現有營銷模式 | 優□ 劣□ |
|
5 | 原有生產計劃 | 原有生產計劃 | 優□ 劣□ |
|
6 | 原有采購管理 | 現有采購管理 | 優□ 劣□ |
|
7 | 原有倉儲管理 | 現有倉儲管理 | 優□ 劣□ |
|
8 | 原有生產管理 | 現有生產管理 | 優□ 劣□ |
|
9 | 原有品質管理 | 現有品質管理 | 優□ 劣□ |
|
10 | 原有過程管理 | 現有過程管理 | 優□ 劣□ |
|
11 | 原有財務管理 | 現有財務管理 | 優□ 劣□ |
|
12 | 原有品質管理 | 現有品質管理 | 優□ 劣□ |
|
13 | 原有成本管理 | 現有成本管理 | 優□ 劣□ |
|
14 | 原有薪酬制度 | 現有薪酬制度 | 優□ 劣□ |
|
15 | 原有晉升機制 | 現有晉升機制 | 優□ 劣□ |
|
16 | 原有團隊士氣 | 現有團隊士氣 | 優□ 劣□ |
|
17 | 原有業績 | 現有業績 | 優□ 劣□ |
|
18 | 原有安全管理 | 現有安全管理 | 優□ 劣□ |
|
19 | 原有勞資關系 | 現有勞資關系 | 優□ 劣□ |
|
20 | 原有整體效果 | 現有整體效果 | 優□ 劣□ |
|
說明:
A.在將現有模式和原有模式進行對比時,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將對比出的結果在“對比結果”欄目相對應的“方框”內打“√”。
B.本表格所列項目僅供參考。
3.確定適用的管理模式
在確定適用的管理模式前,企業主導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急于求成。你的企業多方面已經成型,不是剛剛開始的一張白紙,任何新的模式導入,都會對原有的管理狀態造成沖擊。對選用的管理模式,先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多聽相關人員的意見。必要時可以咨詢企業管理專家,從高端的經濟理論中汲取戰略方面的宏觀思維。總之,既要避免盲目性,又不能走入誤區。
(1)不能走入“民主”的誤區。
不管做任何決策,都要懂得“民主”的適度與有限。有的企業主導者為了體現民主,在做決策時,不管大小事情都找許多干部開會研究,這是企業高層領導的大忌。越是高層領導,越要懂得“眾謀獨斷,詳慮力行”的道理。就拿開會來說,很多人參加的會議常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會議反而只有重量級的人員參加。解決小問題常常需要開大會,而解決大問題只能開小會。解決重大問題時,可能就不需要開會。
在確定管理模式時,不能讓太多人參與討論。要召集大會討論的是如何執行的問題。
(2)讓你的感覺說話。
對人來說,感覺,就是天賦中存在的某種特別的因子,是客觀事物的個別特性在頭腦中引起的反應。有一首歌的名字叫:跟著感覺走。感覺,既是最簡單的心理過程,也是形成復雜心理過程的基礎條件。
在選擇管理模式時,企業主導者的感覺有時候會很準,所以要努力把握。
如果你覺得哪種管理模式適合你的企業借鑒,就要從多方面去論證,找到借鑒哪方面因素,去除哪方面內容,完善哪方面細節,整合成適合你的企業推行的適用式管理模式再推行
(3)不要輕信所謂的專家或書本上的管理理論。
企業管理專家的觀點和書本上的許多管理理論,其優勢是高端、宏觀,這無可質疑。但缺點也是明顯的,因為那些宏觀的觀點大多是從別的管理專家的著作或理念中引申,然后坐在書齋里推理、想象,憑空擬造出來的。要么是理想化,要么是復雜化,和工廠管理的實際情況存在很大的落差。
丁遠峙在寫《管理方與圓——企業文化》時寫到:我發現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善于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因為唯有這樣才顯得他們有理論、有水平。而他們的那套理論往往是在書齋里憑空想象出來的,既生澀難懂,又空洞而脫離實際。
我這樣說,并不是說企業管理專家的觀點和書本上的管理理論完全不可信,而是希望企業主導者能辯證的、有批判性的接受。
(4)注意“點”與“面”結合。
確定新的管理模式時,既要充分考慮“面”的問題,也不能忽略“點”的價值。“面”代表的是整體,“點”強調的是細節。只有將“面”和“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保證你確定的適用式管理模式能達到預期目的。
4.適用式管理對老板的要求
企業不管選用什么樣的管理模式進行變革,老板都不能對變革寄予太高的希望。變革是很艱難的事情,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約,收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老板對變革的期望越高,越容易產生心理落差。
管理變革既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老板自身建立堅定的變革信心,最大限度地支持并推動變革順利進行。
如果老板對變革的信心不足和支持、推動的力度欠缺,變革一定會走向失去的尷尬境地。
【劉靖教授主講課程】
課程名稱 | 授課時長 | 課程名稱 | 授課時長 |
企業利潤倍增36計 | 2天 | 制造業成本控制與利潤倍增 | 2天 |
中小企業發展瓶頸突破之道 | 3天 | 生產效率提升與成本降低 | 2天 |
中小企業如何提高競爭力 | 1天 | 一線干部管理技能提升(TWI) | 2天 |
生產管理與現場改善 | 3天 | 現場管理與成本降低 | 2天 |
中國式領導藝術 | 2天 | 生產線7S管理實務 | 2天 |
中國式執行藝術 | 2天 | 高效執行力 | 1~2天 |
說明:
說明:
中小企業要贏利,要發展,需要讀好2本書:
1.《適用的才是最好的:中小企業管理之道》
2.《利潤為王:企業利潤倍增的88個管理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