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淼清,魏淼清講師,魏淼清聯系方式,魏淼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電力\能源\安全\法規\黨建\演講\營銷\多媒體\軟件開發\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魏淼清:2019年,中國外交怎么走?
    2019-01-05 2938

    辭舊迎新,我們剛剛送走了風云多變的2018年,迎來了嶄新的2019年。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不斷、歐洲國家政治經濟低迷、中東各國勢力交錯、拉美國家紛紛陷入危機,這些陰云也給2019年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

    如何評價剛剛過去的2018年國際局勢,特別是持續將近一年、對中美乃至世界都產生極大影響的中美貿易摩擦?面對2019年依舊嚴峻的世界局勢,中國外交又該如何啟程?

    觀察者網:剛剛過去的2018年依舊是一個特別艱難的年份。區域政治不穩、全球經濟低迷,您怎么評價2018年的國際局勢?

    金燦榮:2018年的局勢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第一,大國競爭重新成為國際政治的主基調。在9·11以后,有一段時間是大國合作為主,但由于去年初開始,美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報告,這些報告的基調就是對美國來講,主要的安全挑戰是大國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而且還很明確地指出中國和俄國是主要競爭對手,這樣就把國際政策基調轉換成了大國競爭,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第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這也跟美國有關,因為主要都是它發起的。在西方的政策智慧里,“自由貿易”已經被邊緣化了,現在用的都是“公平貿易”,至于公平不公平,則是由他們主觀來確定的。

    第三,地區局勢復雜化。我認為有三個地區的局勢比年初預期的要差,第一個是歐洲,歐洲出現了黃馬甲運動,而且從法國向別的國家蔓延;烏克蘭和俄羅斯發生了刻赤海峽對峙。快到年底時,科索沃要建國防軍,搞正式獨立,引發了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抗議,目前各方反應比較克制,還沒有變成危機,但也是一個新的隱患。此外,東歐國家右翼執政成為趨勢,現在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都是右翼執政。

    第二個是中東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二戰以后中東主要是兩大矛盾,一個是美蘇爭霸,源于外部矛盾,第二是巴以矛盾,是地區內部矛盾。現在中東出現了非常微妙的變化,外部大國競爭開始有一些衰退。年底美國出人意料地決定從敘利亞撤軍,歐盟很顯然在這個地方也不會有太大作為了,因為他們能力有限,雖然馬克龍口氣很大,還要管這個事兒,但他管不了了。中國肯定是沒興趣,俄羅斯也主要是守敘利亞這個點,這也是唯一的據點,別的地區好像也不太感興趣。

    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變化,外部大國在中東的競爭好像有點消退,但地區的地頭蛇變得很活躍,最明顯就是土耳其,還有伊朗、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形成了微妙的關系。

    這其中,埃及好像不太愿意參與這個地區的國家博弈,賽西總統想跟中國合作,促進國家工業化,搞蘇伊士運河工業園區,對地區博弈好像比較低調,但土耳其極其活躍。伊朗是矛盾的焦點,2018年美國跟伊朗關系惡化,5月8日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美伊矛盾上升,伊朗與沙特、以色列的矛盾也是上升的,沙特和以色列之間現在事實上結成了盟友。所以五大地頭蛇,有一個有點走逍遙派路線,沙以雖然民族不一樣,意識形態不一樣,但好像結成了盟友。突厥人國家土耳其極其活躍,伊朗比較低調,它是實實在在地擴展自己勢力。

    現在中東的態勢很新,強龍撤退,地頭蛇崛起,地頭蛇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地區矛盾現在變得很大、很復雜。以前地區矛盾就是巴以矛盾,現在是四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也就是伊朗和沙特的矛盾,同時體現在也門內部;第二個矛盾是庫爾德人要獨立;第三個矛盾是土耳其要切實追求新奧斯曼主義;第四個還是老的巴以矛盾。

    中東局面現在變得比較混亂,雖然還有極端恐怖主義和世俗主義矛盾,但現在看起來極端主義的勢力在消退。總之現在中東的結構是二戰以后還沒有出現過的,大國想撤退,地區強國躍躍欲試,矛盾比以前多,所以中東的局面變得復雜、膠著,而且是很負面的,對地區發展不利。

    第三個比年初預想要差的地區是拉美。這里經歷了阿根挺經濟危機、委內瑞拉危機、中美洲非法移民潮危機,巴西選出了巴西版的特朗普,說明民眾對原來的政黨不滿。所以這三個地區我感覺2018年的態勢是不好的。

    還有兩個問題比預期好。一個是恐怖主義雖然還存在,但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尖銳。再一個就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很多國家的工業化在穩步推進,而我始終認為工業化是解決非洲難題的關鍵。非洲不是像西方認為的那樣送去什么民主自由就能發展,這沒什么用,送去了以后只是添亂,非洲實實在在要的是就業機會。傳統農業是沒什么就業機會的,現代制造業才能創造就業機會,中國人給非洲的就是現代制造業,是就業機會。

    再就是亞太去年也不錯,亞太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再加上大洋洲。雖然我們中國經濟好像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東盟地區的經濟不錯,印度經濟也不錯,相比較而言亞太經濟還是最有活力的。另外亞太原來有兩個安全熱點,一個是南海,一個是朝鮮半島,2018年朝鮮半島局勢明顯緩和,應該算全球的一個亮點。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東盟國家開始談COC(地區行為準則),南海問題對區域內國家關系的損害得到了控制,雖然域外國家美國、日本、歐洲也還在搗亂,但是沒有域內國家配合,它們的介入還是很有限的。經濟發展,加上兩個地區熱點得到控制,所以我認為亞太地區還是不錯的。

    這是三個差的、兩個好的,還有兩個是看不懂,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羅斯。

    美國現在國內矛盾很大,但是前三季度經濟相當好,第四季度經濟有點下滑,但是短期下滑還是長期下滑,現在我們還不知道,至少就前三季度來看確實不錯。對外貿易摩擦,美國也有點收獲。比如說他強迫兩個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修改了北美自貿區協定,按照美國的版本搞了新協定,強迫韓國修改了美韓自貿協定,強迫沙特這樣的土豪國家給他買單。當然也有點代價,美國和誰都搞貿易摩擦,搞的形象不太好。

    俄羅斯情況有點復雜,它的內部經濟還是不太好的,但是跟前幾年比好像不下滑了,去年好像穩住了,雖然沒有強勁增長,但至少不下滑了。另外普京去年推行退休年齡制度改革,得罪了不少人,支持率有所下滑。外交上,和西方還是有很多矛盾,西方還在制裁俄羅斯。特別是和烏克蘭的刻赤海峽危機,俄羅斯還是有點被動的。和中國的關系很好,和印度的關系也不錯,在敘利亞問題上也有優勢。所以俄羅斯是政治基本穩定,經濟雖然沒有強勁增長,但不下滑就不錯了。

    這大概就是世界各個地區的基本情況,我們可以總結為世界各地局勢發生了明顯的差異化發展:大國競爭回來了,貿易保護主義出來了,地區走向很復雜,這是2018年總體的國際形勢。

    觀察者網:2018年中國外交的態勢如何?

    金燦榮:中國外交現在遇到一個難題,美國對中國的定位改變了,過去四十年,美國給我們的定位是有缺點的伙伴,但是到了去年,定位就很清楚了,變成了主要的戰略競爭者,從長期看也是唯一的競爭者,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經濟是沒有前途的,是個跛足巨人,不構成威脅,長期只有中國構成威脅。這個定位就比較嚴峻的了,可以說是一個很糟糕的定位。美國這個國家就是個土豪國家,脾氣很大,行動能力很強,一旦把你定位為對手,馬上動作就來了,今天就表現為貿易摩擦。

    去年3月22日,特朗普總統簽署總統令,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貿易摩擦已經不能囊括所有情況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混合戰。

    嚴格講貿易摩擦是指這兩個動作,一個是征稅,一個是設置非關稅貿易壁壘。但是美國對華為、中興的舉動,我認為已經超出了貿易戰的范圍,屬于科技戰。同時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徹底終止了和華為的貿易來往,在我看來就是開始啟動金融戰了。另外在去年整個貿易摩擦過程中,還伴隨著輿論戰。定期在中國網絡上會有一些很奇怪的事例,有些很早就已經被辟謠的謠言再度復活,有些大V也很默契地轉發,這就是輿論戰。

    整個背后的邏輯就是美國對我們的戰略定位變了,然后以貿易為切入點,逐漸開始往別的方向蔓延,到現在實際上達成了一個混合戰。而且美國不僅是自己和中國打,還拉著盟友一起,比如華為就是五眼聯盟的動作。所以這是我們中國外交的一個特點,我們遇到了一點麻煩,西方的領袖美國對我們的態度變了,而且采用混合戰的復雜手法,一環接一環,好像中國有點被動了,也引發了我們國內有些人沒有信心。

    我想強調的是,雖然中美關系不好,我們外交上有一些壓力,但是在我看來,其實中國的整體外交形勢并不是很糟糕。中國外交由四個部分構成: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和多邊國際組織外交。大國外交中又包括中美關系、中俄關系和中歐關系。中俄關系應該講現在是不錯的;中歐關系有矛盾,但沒有中美關系那么尖銳,現在其實就是大國外交的美國方向出現了明顯的問題。

    周邊外交,中國現在應該講是不錯的。我們國人一定要知道,中國的周邊形勢是最復雜的,我們有20個鄰國,在所有大國當中我們鄰國最多的,人口也很多,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人口加起來大概占全人類的55%。另外因為西方殖民有很多遺留問題,包括陸上、海上邊界問題,還有種族矛盾。再加上古代歷史上周邊有些國家對中國的記憶不太愉快,對中國有防范心理,反華情緒比較大。所以客觀上講中國的周邊環境是不太好處理的,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覺得現在中國周邊外交挺好的,東南西北這些矛盾得到了比較有效的控制。

    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外交也挺好的。2018年中非論壇、中拉論壇順利召開。客觀來講,在所有大國中,中國肯定是對發展中國家最尊重和最重視的。反過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也是相對比較好的。

    最后就是周邊國際組織外交,2018年也是不錯的,因為中國現在經濟增長了,國力增強了,給各個國際組織的會費都增加了。因此從國際組織角度來講,我們就成了主要的財政來源。財政貢獻上來以后,話語權當然就相應上來了。再加上美國很任性,2018年退了很多群,也給中國發揮引導作用提供了空間。美國是一把手,現在一把手甩手不干了,我們作為二把手,理所當然承擔了更大的責任。

    所以雖然2018年中美關系變得比較差,但是就總體外交而言,其實還可以。

    觀察者網: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關系會繼續斗而不破還是有新的突破?

    金燦榮:首先得肯定中美這40年挺成功的,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美國通過與中國合作,在戰略上贏得了對蘇聯的競爭優勢,最后贏得了冷戰。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美國也就不可能贏得冷戰。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美國通過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也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我們通過中美和解創造了比較好的外部環境,也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另外通過與美國和解,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國際地位有所提高,所以應該是個雙贏,談不上誰欠誰的。

    但現在美國有個心理就是我們欠他的,特別是10月3日彭斯副總統在哈德遜研究所講話中說過去25年美國重建了中國,這話就有點不符合實際了,美國想重建全世界所有國家,為什么就成功了一個?彭斯這個話是沒什么道理的,體現了一種傲慢,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過去中美關系成功,兩國都是受益的,也很難說誰收益最大,因為我剛才講了,沒有中國幫忙,美國肯定贏不了冷戰,人類今天還生活在冷戰的陰影下。另外在整個改革開放進程中,美國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但這個利益到他們國家以后沒分配好,被跨國公司高層和股東拿走了,一般老百姓沒拿到好處,這個不能怪中國。

    中國對中美關系的價值很肯定,建交40年對中美兩國也都有好處。但從現在開始,可能中美關系就面臨困難了。困難的關鍵還是美國,它不愿意接受中國的崛起。美國認識到中國崛起了,但是它不能接受,而且還有兩個認知誤區,一個認知誤區是覺得美國還有能力遏制中國崛起。彭斯講話的意思就是美國幫助中國崛起,現在你要是不聽我的,我就遏制你,你是成功不了的。這是比較狂妄的,是一種對自我力量的過高估計和對中國力量的低估。

    第二個認知誤區就是美國在感情上不接受中國崛起。這個感情很復雜,我把它歸納為三種感情,第一種感情是種族主義的,美國覺得中國人是黃色人種,也是有色人種,不是他們高貴的白人,你怎么能崛起呢?這是很惡劣的心理,他們可能會否認,但我覺得在他們心里肯定是存在的。第二種感情是宗教優越感。他們老覺得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選民,中國人是一批異教徒,上帝都不認識你,你怎么能崛起呢?第三種感情是意識形態的,他覺得你國家怎么能崛起呢?

    凡此種種,美國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理論上它知道中國崛起了,但同時它還有兩個幻覺,既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又覺得自己可以阻止中國崛起,所以美國現在心情挺痛苦,好比隔壁一個打工仔發家致富了,億萬富翁的心里會很難受。

    所以這是中美現在的根本矛盾,我們通過自己努力崛起,但美國并不接受,把中國崛起當成了威脅,而不是機遇,結果把中國定位為一個挑戰者,就會有所行動。

    應該講美國手上牌還是挺多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組合拳,這里面包括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和輿論戰,后面美國手里還有臺灣牌、南海牌、東海牌。去年12月初有兩個香港人跑到靖國神社燒日本國旗,這兩個人參與過“占中”。這其實是重演了一個故事,2011年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展順利,取得了實質進展,然后就在美國駐港使館的唆使之下,七個“反華”人士舉著國旗去登釣魚島了,把這個問題炒得很熱,導致后來中日矛盾上升,把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攪黃了。最近中日關系有所緩和,美國人又故技重施。

    另外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論。2018年美國好幾個智庫都出臺了報告,把中國加強海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解讀為中國威脅論。這些事情美國人自己做叫軟實力,我們做就是銳實力(sharp power),其實我覺得翻譯成“尖實力”更符合原意。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美國學術界的政治覺悟特別高,維護國家利益時絕對不含糊。還有就是人權問題,最近在新疆、西藏問題上吵得很厲害。而且美國沿著“一帶一路”開始搗亂了,炒作什么債務陷阱、破壞環境、不保護人權等等。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張牌就是WTO2.0。現在美歐日三家正在談三零政策(零關稅、零貿易壁壘、零補貼),在WTO里邊搞個小圈子,把中國排斥在外。美國2018年還在大談一個概念,叫印太戰略,想取代原來的亞太戰略。美國原來的盟友體系是以東北亞的日韓再加澳大利亞、新西蘭為一條線,現在它通過印太戰略把盟友圈向西擴,把東南亞和南亞拉進去,其實主要目標就是拉印度、印尼和越南。

    總之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態勢,雖然我們經歷了40年比較好的中美關系,但是現在新情況來了,那就是中國確實崛起了。12月2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提到,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7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9900美元左右。這大概接近美國70%了,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是美國的120%,我們的發電量、制造業總產值是美國的170%。所以基本事實就是中國確實崛起了,但美國在情感和理智上都不想接受,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所以從現在開始,中美關系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會以競爭為主。過去40年中美關系是既競爭又合作,兩者可能是五五分,但未來可能是七分競爭,三分合作,中美關系的沖突面增多,而且還有全面新冷戰的危險,另外還不排除在臺海、南海發生某種實際軍事沖突的危險,所以使得中美關系會很牽扯我們精力。這將是一個新常態。

    觀察者網:面對中美七分競爭、三分合作的新常態,中國該如何應對?

    金燦榮:中國不要怕,也不用怕。首先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人類社會大概在15000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5000年前進入農業文明,500年前進入工業文明,我們現在就處在工業文明時代。在工業文明時代,決定國家命運的是你的工業能力,工業能力具體就是現代制造業。誰能夠掌握現在制造業,誰就能把握自己。沒有現代制造業,就算你暫時很富有,你也不把握自己的命運。全世界大概有200多個國家和政治實體,其中能夠掌握現代制造業的也就20個左右,大概只占1/10。這20個國家基本上集中在北溫帶的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和北美,其中東亞是儒家文明,西歐和北美都是新教文明。中國比較幸運,我們是1/10國家當中的一個,而且是規模最大的一個。

    那么中國的現代化是誰實現的呢?是新中國實現的。因此現在有個觀點,中國歷史應該以1949年來劃界,1949年以前是農業文明,1949年以后是工業文明,這兩個文明的性質是不一樣的。現在中國絕大部分知識分子對這個變化是沒有認識的,他們的意識生活在農業文明時代,但中國的現實是工業文明的,他們還老想用農業文明的標準來指導工業文明社會。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就是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這是美國以前的對手都沒有實現的成就。

    國際關系史有一個現象,就是老大防老二,也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我的觀察是美國是防范老二的專業戶,1894年美國GDP成為世界第一,它的綜合實力壯大,馬上就開始整老二,整的第一個老二就是它剛剛超越的英國。通過提倡民族自覺,把大英帝國肢解了。第二個整的是德國,第三個是蘇聯,第四個是日本,第五個是歐盟。

    1992年1月1日歐盟成立,推出了歐元,緊接著美國就跑到南斯拉夫鬧事去了,把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肢解成了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黑山、波黑、馬其頓、科索沃七個部分。相當于你買個豪宅,等到豪宅升值,美國就跑到你家旁邊建個垃圾場。

    所以美國其實挺壞的,它是整老二專業戶,比一般老大更敏感,當然反過來也說明美國人的戰略遠見挺好的。但是中國這個第六個老二,跟前面五個不同,我們在制造業總量、發電量這些硬性指標上都超過了美國。而且中國的產業體系太完整了,人類所有的工業門類中國都有。第三就是中國的學習能力特別好,創新能力正在穩步提高。

    基于這些事實,我們不要怕美國,關鍵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抓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目標不要動搖。發揮地方政府、市場的作用。只要地方動起來,市場活起來,中國經濟的動力還是很好的。同時保持開放,能夠讓國際資本從中國的市場增長中獲益,重新恢復對中國的信心,這是避免新冷戰的關鍵。只要中國經濟的魅力和信譽重新起來,國際資本一定會尋求跟中國合作。在其他方面,我們通過繼續穩步推進和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多邊國際組織的關系,包括堅決推動“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2018年主席有兩個新提法,一個是他提到“我們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另一個是在南非金磚國家首腦會時,他提到“金磚國家要形成第四次工業革命聯盟”。

    這兩個提法非常新,是以前沒有的,值得我們重視。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各國就意味著挑戰,也意味著機會。我的理解是,過去500年都是西方在國際格局當中居于主導地位,但是現在由于西方的核心力量美國和歐洲出現問題,所以它的主導力下降。從西方主導變成中西方平衡,這是第一層含義。原來我們認為走向現代化只有一條路,就是西方那條路,現在中國走出另一條路來,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觀念模式在變化,這也是百年未有大變局的第二層含義。第三層含義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如果被中國占得先機,那么西方主導的生產力基礎就沒有了。

    這就聯系到習主席提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聯盟。工業革命聯盟提出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大變局。第一,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第二,這對于中國來說是個機會,第三,這個機會不是中國獨享,而是和新興大國一起共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需要我們特別重視。


     

    觀察者網:剛剛過去的2018年依舊是一個特別艱難的年份。區域政治不穩、全球經濟低迷,您怎么評價2018年的國際局勢?

    金燦榮:2018年的局勢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第一,大國競爭重新成為國際政治的主基調。在9·11以后,有一段時間是大國合作為主,但由于去年初開始,美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報告,這些報告的基調就是對美國來講,主要的安全挑戰是大國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而且還很明確地指出中國和俄國是主要競爭對手,這樣就把國際政策基調轉換成了大國競爭,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第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這也跟美國有關,因為主要都是它發起的。在西方的政策智慧里,“自由貿易”已經被邊緣化了,現在用的都是“公平貿易”,至于公平不公平,則是由他們主觀來確定的。

    第三,地區局勢復雜化。我認為有三個地區的局勢比年初預期的要差,第一個是歐洲,歐洲出現了黃馬甲運動,而且從法國向別的國家蔓延;烏克蘭和俄羅斯發生了刻赤海峽對峙。快到年底時,科索沃要建國防軍,搞正式獨立,引發了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抗議,目前各方反應比較克制,還沒有變成危機,但也是一個新的隱患。此外,東歐國家右翼執政成為趨勢,現在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都是右翼執政。

    第二個是中東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二戰以后中東主要是兩大矛盾,一個是美蘇爭霸,源于外部矛盾,第二是巴以矛盾,是地區內部矛盾。現在中東出現了非常微妙的變化,外部大國競爭開始有一些衰退。年底美國出人意料地決定從敘利亞撤軍,歐盟很顯然在這個地方也不會有太大作為了,因為他們能力有限,雖然馬克龍口氣很大,還要管這個事兒,但他管不了了。中國肯定是沒興趣,俄羅斯也主要是守敘利亞這個點,這也是唯一的據點,別的地區好像也不太感興趣。

    觀察者網:剛剛過去的2018年依舊是一個特別艱難的年份。區域政治不穩、全球經濟低迷,您怎么評價2018年的國際局勢?

    金燦榮:2018年的局勢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第一,大國競爭重新成為國際政治的主基調。在9·11以后,有一段時間是大國合作為主,但由于去年初開始,美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報告,這些報告的基調就是對美國來講,主要的安全挑戰是大國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而且還很明確地指出中國和俄國是主要競爭對手,這樣就把國際政策基調轉換成了大國競爭,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第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這也跟美國有關,因為主要都是它發起的。在西方的政策智慧里,“自由貿易”已經被邊緣化了,現在用的都是“公平貿易”,至于公平不公平,則是由他們主觀來確定的。

    第三,地區局勢復雜化。我認為有三個地區的局勢比年初預期的要差,第一個是歐洲,歐洲出現了黃馬甲運動,而且從法國向別的國家蔓延;烏克蘭和俄羅斯發生了刻赤海峽對峙。快到年底時,科索沃要建國防軍,搞正式獨立,引發了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抗議,目前各方反應比較克制,還沒有變成危機,但也是一個新的隱患。此外,東歐國家右翼執政成為趨勢,現在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都是右翼執政。

    第二個是中東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二戰以后中東主要是兩大矛盾,一個是美蘇爭霸,源于外部矛盾,第二是巴以矛盾,是地區內部矛盾。現在中東出現了非常微妙的變化,外部大國競爭開始有一些衰退。年底美國出人意料地決定從敘利亞撤軍,歐盟很顯然在這個地方也不會有太大作為了,因為他們能力有限,雖然馬克龍口氣很大,還要管這個事兒,但他管不了了。中國肯定是沒興趣,俄羅斯也主要是守敘利亞這個點,這也是唯一的據點,別的地區好像也不太感興趣。

    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變化,外部大國在中東的競爭好像有點消退,但地區的地頭蛇變得很活躍,最明顯就是土耳其,還有伊朗、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形成了微妙的關系。


    這其中,埃及好像不太愿意參與這個地區的國家博弈,賽西總統想跟中國合作,促進國家工業化,搞蘇伊士運河工業園區,對地區博弈好像比較低調,但土耳其極其活躍。伊朗是矛盾的焦點,2018年美國跟伊朗關系惡化,5月8日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美伊矛盾上升,伊朗與沙特、以色列的矛盾也是上升的,沙特和以色列之間現在事實上結成了盟友。所以五大地頭蛇,有一個有點走逍遙派路線,沙以雖然民族不一樣,意識形態不一樣,但好像結成了盟友。突厥人國家土耳其極其活躍,伊朗比較低調,它是實實在在地擴展自己勢力。

    現在中東的態勢很新,強龍撤退,地頭蛇崛起,地頭蛇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地區矛盾現在變得很大、很復雜。以前地區矛盾就是巴以矛盾,現在是四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也就是伊朗和沙特的矛盾,同時體現在也門內部;第二個矛盾是庫爾德人要獨立;第三個矛盾是土耳其要切實追求新奧斯曼主義;第四個還是老的巴以矛盾。

    中東局面現在變得比較混亂,雖然還有極端恐怖主義和世俗主義矛盾,但現在看起來極端主義的勢力在消退。總之現在中東的結構是二戰以后還沒有出現過的,大國想撤退,地區強國躍躍欲試,矛盾比以前多,所以中東的局面變得復雜、膠著,而且是很負面的,對地區發展不利。

    第三個比年初預想要差的地區是拉美。這里經歷了阿根挺經濟危機、委內瑞拉危機、中美洲非法移民潮危機,巴西選出了巴西版的特朗普,說明民眾對原來的政黨不滿。所以這三個地區我感覺2018年的態勢是不好的。

    還有兩個問題比預期好。一個是恐怖主義雖然還存在,但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尖銳。再一個就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很多國家的工業化在穩步推進,而我始終認為工業化是解決非洲難題的關鍵。非洲不是像西方認為的那樣送去什么民主自由就能發展,這沒什么用,送去了以后只是添亂,非洲實實在在要的是就業機會。傳統農業是沒什么就業機會的,現代制造業才能創造就業機會,中國人給非洲的就是現代制造業,是就業機會。

    再就是亞太去年也不錯,亞太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再加上大洋洲。雖然我們中國經濟好像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東盟地區的經濟不錯,印度經濟也不錯,相比較而言亞太經濟還是最有活力的。另外亞太原來有兩個安全熱點,一個是南海,一個是朝鮮半島,2018年朝鮮半島局勢明顯緩和,應該算全球的一個亮點。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東盟國家開始談COC(地區行為準則),南海問題對區域內國家關系的損害得到了控制,雖然域外國家美國、日本、歐洲也還在搗亂,但是沒有域內國家配合,它們的介入還是很有限的。經濟發展,加上兩個地區熱點得到控制,所以我認為亞太地區還是不錯的。

    這是三個差的、兩個好的,還有兩個是看不懂,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羅斯。

    美國現在國內矛盾很大,但是前三季度經濟相當好,第四季度經濟有點下滑,但是短期下滑還是長期下滑,現在我們還不知道,至少就前三季度來看確實不錯。對外貿易摩擦,美國也有點收獲。比如說他強迫兩個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修改了北美自貿區協定,按照美國的版本搞了新協定,強迫韓國修改了美韓自貿協定,強迫沙特這樣的土豪國家給他買單。當然也有點代價,美國和誰都搞貿易摩擦,搞的形象不太好。

    俄羅斯情況有點復雜,它的內部經濟還是不太好的,但是跟前幾年比好像不下滑了,去年好像穩住了,雖然沒有強勁增長,但至少不下滑了。另外普京去年推行退休年齡制度改革,得罪了不少人,支持率有所下滑。外交上,和西方還是有很多矛盾,西方還在制裁俄羅斯。特別是和烏克蘭的刻赤海峽危機,俄羅斯還是有點被動的。和中國的關系很好,和印度的關系也不錯,在敘利亞問題上也有優勢。所以俄羅斯是政治基本穩定,經濟雖然沒有強勁增長,但不下滑就不錯了。

    這大概就是世界各個地區的基本情況,我們可以總結為世界各地局勢發生了明顯的差異化發展:大國競爭回來了,貿易保護主義出來了,地區走向很復雜,這是2018年總體的國際形勢。

    觀察者網:2018年中國外交的態勢如何?

    金燦榮:中國外交現在遇到一個難題,美國對中國的定位改變了,過去四十年,美國給我們的定位是有缺點的伙伴,但是到了去年,定位就很清楚了,變成了主要的戰略競爭者,從長期看也是唯一的競爭者,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經濟是沒有前途的,是個跛足巨人,不構成威脅,長期只有中國構成威脅。這個定位就比較嚴峻的了,可以說是一個很糟糕的定位。美國這個國家就是個土豪國家,脾氣很大,行動能力很強,一旦把你定位為對手,馬上動作就來了,今天就表現為貿易摩擦。

    去年3月22日,特朗普總統簽署總統令,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貿易摩擦已經不能囊括所有情況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混合戰。

    嚴格講貿易摩擦是指這兩個動作,一個是征稅,一個是設置非關稅貿易壁壘。但是美國對華為、中興的舉動,我認為已經超出了貿易戰的范圍,屬于科技戰。同時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徹底終止了和華為的貿易來往,在我看來就是開始啟動金融戰了。另外在去年整個貿易摩擦過程中,還伴隨著輿論戰。定期在中國網絡上會有一些很奇怪的事例,有些很早就已經被辟謠的謠言再度復活,有些大V也很默契地轉發,這就是輿論戰。

    整個背后的邏輯就是美國對我們的戰略定位變了,然后以貿易為切入點,逐漸開始往別的方向蔓延,到現在實際上達成了一個混合戰。而且美國不僅是自己和中國打,還拉著盟友一起,比如華為就是五眼聯盟的動作。所以這是我們中國外交的一個特點,我們遇到了一點麻煩,西方的領袖美國對我們的態度變了,而且采用混合戰的復雜手法,一環接一環,好像中國有點被動了,也引發了我們國內有些人沒有信心。

    我想強調的是,雖然中美關系不好,我們外交上有一些壓力,但是在我看來,其實中國的整體外交形勢并不是很糟糕。中國外交由四個部分構成: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和多邊國際組織外交。大國外交中又包括中美關系、中俄關系和中歐關系。中俄關系應該講現在是不錯的;中歐關系有矛盾,但沒有中美關系那么尖銳,現在其實就是大國外交的美國方向出現了明顯的問題。

    周邊外交,中國現在應該講是不錯的。我們國人一定要知道,中國的周邊形勢是最復雜的,我們有20個鄰國,在所有大國當中我們鄰國最多的,人口也很多,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人口加起來大概占全人類的55%。另外因為西方殖民有很多遺留問題,包括陸上、海上邊界問題,還有種族矛盾。再加上古代歷史上周邊有些國家對中國的記憶不太愉快,對中國有防范心理,反華情緒比較大。所以客觀上講中國的周邊環境是不太好處理的,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覺得現在中國周邊外交挺好的,東南西北這些矛盾得到了比較有效的控制。

    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外交也挺好的。2018年中非論壇、中拉論壇順利召開。客觀來講,在所有大國中,中國肯定是對發展中國家最尊重和最重視的。反過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也是相對比較好的。

    最后就是周邊國際組織外交,2018年也是不錯的,因為中國現在經濟增長了,國力增強了,給各個國際組織的會費都增加了。因此從國際組織角度來講,我們就成了主要的財政來源。財政貢獻上來以后,話語權當然就相應上來了。再加上美國很任性,2018年退了很多群,也給中國發揮引導作用提供了空間。美國是一把手,現在一把手甩手不干了,我們作為二把手,理所當然承擔了更大的責任。

    所以雖然2018年中美關系變得比較差,但是就總體外交而言,其實還可以。


    觀察者網: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關系會繼續斗而不破還是有新的突破?

    金燦榮:首先得肯定中美這40年挺成功的,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美國通過與中國合作,在戰略上贏得了對蘇聯的競爭優勢,最后贏得了冷戰。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美國也就不可能贏得冷戰。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美國通過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也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我們通過中美和解創造了比較好的外部環境,也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另外通過與美國和解,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國際地位有所提高,所以應該是個雙贏,談不上誰欠誰的。

    但現在美國有個心理就是我們欠他的,特別是10月3日彭斯副總統在哈德遜研究所講話中說過去25年美國重建了中國,這話就有點不符合實際了,美國想重建全世界所有國家,為什么就成功了一個?彭斯這個話是沒什么道理的,體現了一種傲慢,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過去中美關系成功,兩國都是受益的,也很難說誰收益最大,因為我剛才講了,沒有中國幫忙,美國肯定贏不了冷戰,人類今天還生活在冷戰的陰影下。另外在整個改革開放進程中,美國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但這個利益到他們國家以后沒分配好,被跨國公司高層和股東拿走了,一般老百姓沒拿到好處,這個不能怪中國。

    中國對中美關系的價值很肯定,建交40年對中美兩國也都有好處。但從現在開始,可能中美關系就面臨困難了。困難的關鍵還是美國,它不愿意接受中國的崛起。美國認識到中國崛起了,但是它不能接受,而且還有兩個認知誤區,一個認知誤區是覺得美國還有能力遏制中國崛起。彭斯講話的意思就是美國幫助中國崛起,現在你要是不聽我的,我就遏制你,你是成功不了的。這是比較狂妄的,是一種對自我力量的過高估計和對中國力量的低估。

    第二個認知誤區就是美國在感情上不接受中國崛起。這個感情很復雜,我把它歸納為三種感情,第一種感情是種族主義的,美國覺得中國人是黃色人種,也是有色人種,不是他們高貴的白人,你怎么能崛起呢?這是很惡劣的心理,他們可能會否認,但我覺得在他們心里肯定是存在的。第二種感情是宗教優越感。他們老覺得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選民,中國人是一批異教徒,上帝都不認識你,你怎么能崛起呢?第三種感情是意識形態的,他覺得你國家怎么能崛起呢?

    凡此種種,美國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理論上它知道中國崛起了,但同時它還有兩個幻覺,既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又覺得自己可以阻止中國崛起,所以美國現在心情挺痛苦,好比隔壁一個打工仔發家致富了,億萬富翁的心里會很難受。

    所以這是中美現在的根本矛盾,我們通過自己努力崛起,但美國并不接受,把中國崛起當成了威脅,而不是機遇,結果把中國定位為一個挑戰者,就會有所行動。

    應該講美國手上牌還是挺多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組合拳,這里面包括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和輿論戰,后面美國手里還有臺灣牌、南海牌、東海牌。去年12月初有兩個香港人跑到靖國神社燒日本國旗,這兩個人參與過“占中”。這其實是重演了一個故事,2011年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展順利,取得了實質進展,然后就在美國駐港使館的唆使之下,七個“反華”人士舉著國旗去登釣魚島了,把這個問題炒得很熱,導致后來中日矛盾上升,把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攪黃了。最近中日關系有所緩和,美國人又故技重施。

    另外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論。2018年美國好幾個智庫都出臺了報告,把中國加強海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解讀為中國威脅論。這些事情美國人自己做叫軟實力,我們做就是銳實力(sharp power),其實我覺得翻譯成“尖實力”更符合原意。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美國學術界的政治覺悟特別高,維護國家利益時絕對不含糊。還有就是人權問題,最近在新疆、西藏問題上吵得很厲害。而且美國沿著“一帶一路”開始搗亂了,炒作什么債務陷阱、破壞環境、不保護人權等等。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張牌就是WTO2.0。現在美歐日三家正在談三零政策(零關稅、零貿易壁壘、零補貼),在WTO里邊搞個小圈子,把中國排斥在外。美國2018年還在大談一個概念,叫印太戰略,想取代原來的亞太戰略。美國原來的盟友體系是以東北亞的日韓再加澳大利亞、新西蘭為一條線,現在它通過印太戰略把盟友圈向西擴,把東南亞和南亞拉進去,其實主要目標就是拉印度、印尼和越南。

    總之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態勢,雖然我們經歷了40年比較好的中美關系,但是現在新情況來了,那就是中國確實崛起了。12月2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提到,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7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9900美元左右。這大概接近美國70%了,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是美國的120%,我們的發電量、制造業總產值是美國的170%。所以基本事實就是中國確實崛起了,但美國在情感和理智上都不想接受,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所以從現在開始,中美關系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會以競爭為主。過去40年中美關系是既競爭又合作,兩者可能是五五分,但未來可能是七分競爭,三分合作,中美關系的沖突面增多,而且還有全面新冷戰的危險,另外還不排除在臺海、南海發生某種實際軍事沖突的危險,所以使得中美關系會很牽扯我們精力。這將是一個新常態。

    觀察者網:面對中美七分競爭、三分合作的新常態,中國該如何應對?

    金燦榮:中國不要怕,也不用怕。首先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人類社會大概在15000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5000年前進入農業文明,500年前進入工業文明,我們現在就處在工業文明時代。在工業文明時代,決定國家命運的是你的工業能力,工業能力具體就是現代制造業。誰能夠掌握現在制造業,誰就能把握自己。沒有現代制造業,就算你暫時很富有,你也不把握自己的命運。全世界大概有200多個國家和政治實體,其中能夠掌握現代制造業的也就20個左右,大概只占1/10。這20個國家基本上集中在北溫帶的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和北美,其中東亞是儒家文明,西歐和北美都是新教文明。中國比較幸運,我們是1/10國家當中的一個,而且是規模最大的一個。

    那么中國的現代化是誰實現的呢?是新中國實現的。因此現在有個觀點,中國歷史應該以1949年來劃界,1949年以前是農業文明,1949年以后是工業文明,這兩個文明的性質是不一樣的。現在中國絕大部分知識分子對這個變化是沒有認識的,他們的意識生活在農業文明時代,但中國的現實是工業文明的,他們還老想用農業文明的標準來指導工業文明社會。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就是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這是美國以前的對手都沒有實現的成就。

    國際關系史有一個現象,就是老大防老二,也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我的觀察是美國是防范老二的專業戶,1894年美國GDP成為世界第一,它的綜合實力壯大,馬上就開始整老二,整的第一個老二就是它剛剛超越的英國。通過提倡民族自覺,把大英帝國肢解了。第二個整的是德國,第三個是蘇聯,第四個是日本,第五個是歐盟。

    1992年1月1日歐盟成立,推出了歐元,緊接著美國就跑到南斯拉夫鬧事去了,把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肢解成了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黑山、波黑、馬其頓、科索沃七個部分。相當于你買個豪宅,等到豪宅升值,美國就跑到你家旁邊建個垃圾場。

    所以美國其實挺壞的,它是整老二專業戶,比一般老大更敏感,當然反過來也說明美國人的戰略遠見挺好的。但是中國這個第六個老二,跟前面五個不同,我們在制造業總量、發電量這些硬性指標上都超過了美國。而且中國的產業體系太完整了,人類所有的工業門類中國都有。第三就是中國的學習能力特別好,創新能力正在穩步提高。

    基于這些事實,我們不要怕美國,關鍵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抓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目標不要動搖。發揮地方政府、市場的作用。只要地方動起來,市場活起來,中國經濟的動力還是很好的。同時保持開放,能夠讓國際資本從中國的市場增長中獲益,重新恢復對中國的信心,這是避免新冷戰的關鍵。只要中國經濟的魅力和信譽重新起來,國際資本一定會尋求跟中國合作。在其他方面,我們通過繼續穩步推進和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多邊國際組織的關系,包括堅決推動“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2018年主席有兩個新提法,一個是他提到“我們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另一個是在南非金磚國家首腦會時,他提到“金磚國家要形成第四次工業革命聯盟”。

    這兩個提法非常新,是以前沒有的,值得我們重視。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各國就意味著挑戰,也意味著機會。我的理解是,過去500年都是西方在國際格局當中居于主導地位,但是現在由于西方的核心力量美國和歐洲出現問題,所以它的主導力下降。從西方主導變成中西方平衡,這是第一層含義。原來我們認為走向現代化只有一條路,就是西方那條路,現在中國走出另一條路來,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觀念模式在變化,這也是百年未有大變局的第二層含義。第三層含義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如果被中國占得先機,那么西方主導的生產力基礎就沒有了。

    這就聯系到習主席提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聯盟。工業革命聯盟提出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大變局。第一,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第二,這對于中國來說是個機會,第三,這個機會不是中國獨享,而是和新興大國一起共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需要我們特別重視。

    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變化,外部大國在中東的競爭好像有點消退,但地區的地頭蛇變得很活躍,最明顯就是土耳其,還有伊朗、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形成了微妙的關系。


    這其中,埃及好像不太愿意參與這個地區的國家博弈,賽西總統想跟中國合作,促進國家工業化,搞蘇伊士運河工業園區,對地區博弈好像比較低調,但土耳其極其活躍。伊朗是矛盾的焦點,2018年美國跟伊朗關系惡化,5月8日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美伊矛盾上升,伊朗與沙特、以色列的矛盾也是上升的,沙特和以色列之間現在事實上結成了盟友。所以五大地頭蛇,有一個有點走逍遙派路線,沙以雖然民族不一樣,意識形態不一樣,但好像結成了盟友。突厥人國家土耳其極其活躍,伊朗比較低調,它是實實在在地擴展自己勢力。

    現在中東的態勢很新,強龍撤退,地頭蛇崛起,地頭蛇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地區矛盾現在變得很大、很復雜。以前地區矛盾就是巴以矛盾,現在是四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也就是伊朗和沙特的矛盾,同時體現在也門內部;第二個矛盾是庫爾德人要獨立;第三個矛盾是土耳其要切實追求新奧斯曼主義;第四個還是老的巴以矛盾。

    中東局面現在變得比較混亂,雖然還有極端恐怖主義和世俗主義矛盾,但現在看起來極端主義的勢力在消退。總之現在中東的結構是二戰以后還沒有出現過的,大國想撤退,地區強國躍躍欲試,矛盾比以前多,所以中東的局面變得復雜、膠著,而且是很負面的,對地區發展不利。

    第三個比年初預想要差的地區是拉美。這里經歷了阿根挺經濟危機、委內瑞拉危機、中美洲非法移民潮危機,巴西選出了巴西版的特朗普,說明民眾對原來的政黨不滿。所以這三個地區我感覺2018年的態勢是不好的。

    還有兩個問題比預期好。一個是恐怖主義雖然還存在,但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尖銳。再一個就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很多國家的工業化在穩步推進,而我始終認為工業化是解決非洲難題的關鍵。非洲不是像西方認為的那樣送去什么民主自由就能發展,這沒什么用,送去了以后只是添亂,非洲實實在在要的是就業機會。傳統農業是沒什么就業機會的,現代制造業才能創造就業機會,中國人給非洲的就是現代制造業,是就業機會。

    再就是亞太去年也不錯,亞太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再加上大洋洲。雖然我們中國經濟好像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東盟地區的經濟不錯,印度經濟也不錯,相比較而言亞太經濟還是最有活力的。另外亞太原來有兩個安全熱點,一個是南海,一個是朝鮮半島,2018年朝鮮半島局勢明顯緩和,應該算全球的一個亮點。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東盟國家開始談COC(地區行為準則),南海問題對區域內國家關系的損害得到了控制,雖然域外國家美國、日本、歐洲也還在搗亂,但是沒有域內國家配合,它們的介入還是很有限的。經濟發展,加上兩個地區熱點得到控制,所以我認為亞太地區還是不錯的。

    這是三個差的、兩個好的,還有兩個是看不懂,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羅斯。

    美國現在國內矛盾很大,但是前三季度經濟相當好,第四季度經濟有點下滑,但是短期下滑還是長期下滑,現在我們還不知道,至少就前三季度來看確實不錯。對外貿易摩擦,美國也有點收獲。比如說他強迫兩個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修改了北美自貿區協定,按照美國的版本搞了新協定,強迫韓國修改了美韓自貿協定,強迫沙特這樣的土豪國家給他買單。當然也有點代價,美國和誰都搞貿易摩擦,搞的形象不太好。

    俄羅斯情況有點復雜,它的內部經濟還是不太好的,但是跟前幾年比好像不下滑了,去年好像穩住了,雖然沒有強勁增長,但至少不下滑了。另外普京去年推行退休年齡制度改革,得罪了不少人,支持率有所下滑。外交上,和西方還是有很多矛盾,西方還在制裁俄羅斯。特別是和烏克蘭的刻赤海峽危機,俄羅斯還是有點被動的。和中國的關系很好,和印度的關系也不錯,在敘利亞問題上也有優勢。所以俄羅斯是政治基本穩定,經濟雖然沒有強勁增長,但不下滑就不錯了。

    這大概就是世界各個地區的基本情況,我們可以總結為世界各地局勢發生了明顯的差異化發展:大國競爭回來了,貿易保護主義出來了,地區走向很復雜,這是2018年總體的國際形勢。

    觀察者網:2018年中國外交的態勢如何?

    金燦榮:中國外交現在遇到一個難題,美國對中國的定位改變了,過去四十年,美國給我們的定位是有缺點的伙伴,但是到了去年,定位就很清楚了,變成了主要的戰略競爭者,從長期看也是唯一的競爭者,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經濟是沒有前途的,是個跛足巨人,不構成威脅,長期只有中國構成威脅。這個定位就比較嚴峻的了,可以說是一個很糟糕的定位。美國這個國家就是個土豪國家,脾氣很大,行動能力很強,一旦把你定位為對手,馬上動作就來了,今天就表現為貿易摩擦。

    去年3月22日,特朗普總統簽署總統令,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貿易摩擦已經不能囊括所有情況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混合戰。

    嚴格講貿易摩擦是指這兩個動作,一個是征稅,一個是設置非關稅貿易壁壘。但是美國對華為、中興的舉動,我認為已經超出了貿易戰的范圍,屬于科技戰。同時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徹底終止了和華為的貿易來往,在我看來就是開始啟動金融戰了。另外在去年整個貿易摩擦過程中,還伴隨著輿論戰。定期在中國網絡上會有一些很奇怪的事例,有些很早就已經被辟謠的謠言再度復活,有些大V也很默契地轉發,這就是輿論戰。

    整個背后的邏輯就是美國對我們的戰略定位變了,然后以貿易為切入點,逐漸開始往別的方向蔓延,到現在實際上達成了一個混合戰。而且美國不僅是自己和中國打,還拉著盟友一起,比如華為就是五眼聯盟的動作。所以這是我們中國外交的一個特點,我們遇到了一點麻煩,西方的領袖美國對我們的態度變了,而且采用混合戰的復雜手法,一環接一環,好像中國有點被動了,也引發了我們國內有些人沒有信心。

    我想強調的是,雖然中美關系不好,我們外交上有一些壓力,但是在我看來,其實中國的整體外交形勢并不是很糟糕。中國外交由四個部分構成: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和多邊國際組織外交。大國外交中又包括中美關系、中俄關系和中歐關系。中俄關系應該講現在是不錯的;中歐關系有矛盾,但沒有中美關系那么尖銳,現在其實就是大國外交的美國方向出現了明顯的問題。

    周邊外交,中國現在應該講是不錯的。我們國人一定要知道,中國的周邊形勢是最復雜的,我們有20個鄰國,在所有大國當中我們鄰國最多的,人口也很多,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人口加起來大概占全人類的55%。另外因為西方殖民有很多遺留問題,包括陸上、海上邊界問題,還有種族矛盾。再加上古代歷史上周邊有些國家對中國的記憶不太愉快,對中國有防范心理,反華情緒比較大。所以客觀上講中國的周邊環境是不太好處理的,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覺得現在中國周邊外交挺好的,東南西北這些矛盾得到了比較有效的控制。

    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外交也挺好的。2018年中非論壇、中拉論壇順利召開。客觀來講,在所有大國中,中國肯定是對發展中國家最尊重和最重視的。反過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也是相對比較好的。

    最后就是周邊國際組織外交,2018年也是不錯的,因為中國現在經濟增長了,國力增強了,給各個國際組織的會費都增加了。因此從國際組織角度來講,我們就成了主要的財政來源。財政貢獻上來以后,話語權當然就相應上來了。再加上美國很任性,2018年退了很多群,也給中國發揮引導作用提供了空間。美國是一把手,現在一把手甩手不干了,我們作為二把手,理所當然承擔了更大的責任。

    所以雖然2018年中美關系變得比較差,但是就總體外交而言,其實還可以。


    觀察者網: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關系會繼續斗而不破還是有新的突破?

    金燦榮:首先得肯定中美這40年挺成功的,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美國通過與中國合作,在戰略上贏得了對蘇聯的競爭優勢,最后贏得了冷戰。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美國也就不可能贏得冷戰。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美國通過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也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我們通過中美和解創造了比較好的外部環境,也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另外通過與美國和解,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國際地位有所提高,所以應該是個雙贏,談不上誰欠誰的。

    但現在美國有個心理就是我們欠他的,特別是10月3日彭斯副總統在哈德遜研究所講話中說過去25年美國重建了中國,這話就有點不符合實際了,美國想重建全世界所有國家,為什么就成功了一個?彭斯這個話是沒什么道理的,體現了一種傲慢,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過去中美關系成功,兩國都是受益的,也很難說誰收益最大,因為我剛才講了,沒有中國幫忙,美國肯定贏不了冷戰,人類今天還生活在冷戰的陰影下。另外在整個改革開放進程中,美國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但這個利益到他們國家以后沒分配好,被跨國公司高層和股東拿走了,一般老百姓沒拿到好處,這個不能怪中國。

    中國對中美關系的價值很肯定,建交40年對中美兩國也都有好處。但從現在開始,可能中美關系就面臨困難了。困難的關鍵還是美國,它不愿意接受中國的崛起。美國認識到中國崛起了,但是它不能接受,而且還有兩個認知誤區,一個認知誤區是覺得美國還有能力遏制中國崛起。彭斯講話的意思就是美國幫助中國崛起,現在你要是不聽我的,我就遏制你,你是成功不了的。這是比較狂妄的,是一種對自我力量的過高估計和對中國力量的低估。

    第二個認知誤區就是美國在感情上不接受中國崛起。這個感情很復雜,我把它歸納為三種感情,第一種感情是種族主義的,美國覺得中國人是黃色人種,也是有色人種,不是他們高貴的白人,你怎么能崛起呢?這是很惡劣的心理,他們可能會否認,但我覺得在他們心里肯定是存在的。第二種感情是宗教優越感。他們老覺得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選民,中國人是一批異教徒,上帝都不認識你,你怎么能崛起呢?第三種感情是意識形態的,他覺得你國家怎么能崛起呢?

    凡此種種,美國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理論上它知道中國崛起了,但同時它還有兩個幻覺,既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又覺得自己可以阻止中國崛起,所以美國現在心情挺痛苦,好比隔壁一個打工仔發家致富了,億萬富翁的心里會很難受。

    所以這是中美現在的根本矛盾,我們通過自己努力崛起,但美國并不接受,把中國崛起當成了威脅,而不是機遇,結果把中國定位為一個挑戰者,就會有所行動。

    應該講美國手上牌還是挺多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組合拳,這里面包括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和輿論戰,后面美國手里還有臺灣牌、南海牌、東海牌。去年12月初有兩個香港人跑到靖國神社燒日本國旗,這兩個人參與過“占中”。這其實是重演了一個故事,2011年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展順利,取得了實質進展,然后就在美國駐港使館的唆使之下,七個“反華”人士舉著國旗去登釣魚島了,把這個問題炒得很熱,導致后來中日矛盾上升,把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攪黃了。最近中日關系有所緩和,美國人又故技重施。

    另外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論。2018年美國好幾個智庫都出臺了報告,把中國加強海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解讀為中國威脅論。這些事情美國人自己做叫軟實力,我們做就是銳實力(sharp power),其實我覺得翻譯成“尖實力”更符合原意。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美國學術界的政治覺悟特別高,維護國家利益時絕對不含糊。還有就是人權問題,最近在新疆、西藏問題上吵得很厲害。而且美國沿著“一帶一路”開始搗亂了,炒作什么債務陷阱、破壞環境、不保護人權等等。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張牌就是WTO2.0。現在美歐日三家正在談三零政策(零關稅、零貿易壁壘、零補貼),在WTO里邊搞個小圈子,把中國排斥在外。美國2018年還在大談一個概念,叫印太戰略,想取代原來的亞太戰略。美國原來的盟友體系是以東北亞的日韓再加澳大利亞、新西蘭為一條線,現在它通過印太戰略把盟友圈向西擴,把東南亞和南亞拉進去,其實主要目標就是拉印度、印尼和越南。

    總之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態勢,雖然我們經歷了40年比較好的中美關系,但是現在新情況來了,那就是中國確實崛起了。12月2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提到,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7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9900美元左右。這大概接近美國70%了,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是美國的120%,我們的發電量、制造業總產值是美國的170%。所以基本事實就是中國確實崛起了,但美國在情感和理智上都不想接受,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所以從現在開始,中美關系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會以競爭為主。過去40年中美關系是既競爭又合作,兩者可能是五五分,但未來可能是七分競爭,三分合作,中美關系的沖突面增多,而且還有全面新冷戰的危險,另外還不排除在臺海、南海發生某種實際軍事沖突的危險,所以使得中美關系會很牽扯我們精力。這將是一個新常態。

    觀察者網:面對中美七分競爭、三分合作的新常態,中國該如何應對?

    金燦榮:中國不要怕,也不用怕。首先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人類社會大概在15000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5000年前進入農業文明,500年前進入工業文明,我們現在就處在工業文明時代。在工業文明時代,決定國家命運的是你的工業能力,工業能力具體就是現代制造業。誰能夠掌握現在制造業,誰就能把握自己。沒有現代制造業,就算你暫時很富有,你也不把握自己的命運。全世界大概有200多個國家和政治實體,其中能夠掌握現代制造業的也就20個左右,大概只占1/10。這20個國家基本上集中在北溫帶的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和北美,其中東亞是儒家文明,西歐和北美都是新教文明。中國比較幸運,我們是1/10國家當中的一個,而且是規模最大的一個。

    那么中國的現代化是誰實現的呢?是新中國實現的。因此現在有個觀點,中國歷史應該以1949年來劃界,1949年以前是農業文明,1949年以后是工業文明,這兩個文明的性質是不一樣的。現在中國絕大部分知識分子對這個變化是沒有認識的,他們的意識生活在農業文明時代,但中國的現實是工業文明的,他們還老想用農業文明的標準來指導工業文明社會。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就是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這是美國以前的對手都沒有實現的成就。

    國際關系史有一個現象,就是老大防老二,也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我的觀察是美國是防范老二的專業戶,1894年美國GDP成為世界第一,它的綜合實力壯大,馬上就開始整老二,整的第一個老二就是它剛剛超越的英國。通過提倡民族自覺,把大英帝國肢解了。第二個整的是德國,第三個是蘇聯,第四個是日本,第五個是歐盟。

    1992年1月1日歐盟成立,推出了歐元,緊接著美國就跑到南斯拉夫鬧事去了,把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肢解成了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黑山、波黑、馬其頓、科索沃七個部分。相當于你買個豪宅,等到豪宅升值,美國就跑到你家旁邊建個垃圾場。

    所以美國其實挺壞的,它是整老二專業戶,比一般老大更敏感,當然反過來也說明美國人的戰略遠見挺好的。但是中國這個第六個老二,跟前面五個不同,我們在制造業總量、發電量這些硬性指標上都超過了美國。而且中國的產業體系太完整了,人類所有的工業門類中國都有。第三就是中國的學習能力特別好,創新能力正在穩步提高。

    基于這些事實,我們不要怕美國,關鍵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抓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目標不要動搖。發揮地方政府、市場的作用。只要地方動起來,市場活起來,中國經濟的動力還是很好的。同時保持開放,能夠讓國際資本從中國的市場增長中獲益,重新恢復對中國的信心,這是避免新冷戰的關鍵。只要中國經濟的魅力和信譽重新起來,國際資本一定會尋求跟中國合作。在其他方面,我們通過繼續穩步推進和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多邊國際組織的關系,包括堅決推動“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2018年主席有兩個新提法,一個是他提到“我們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另一個是在南非金磚國家首腦會時,他提到“金磚國家要形成第四次工業革命聯盟”。

    這兩個提法非常新,是以前沒有的,值得我們重視。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各國就意味著挑戰,也意味著機會。我的理解是,過去500年都是西方在國際格局當中居于主導地位,但是現在由于西方的核心力量美國和歐洲出現問題,所以它的主導力下降。從西方主導變成中西方平衡,這是第一層含義。原來我們認為走向現代化只有一條路,就是西方那條路,現在中國走出另一條路來,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觀念模式在變化,這也是百年未有大變局的第二層含義。第三層含義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如果被中國占得先機,那么西方主導的生產力基礎就沒有了。

    這就聯系到習主席提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聯盟。工業革命聯盟提出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大變局。第一,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第二,這對于中國來說是個機會,第三,這個機會不是中國獨享,而是和新興大國一起共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需要我們特別重視。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国产色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2021|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 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射精专区一区二区朝鲜|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2020天堂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