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18日,特朗普下令美國防部立即啟動組建太空軍的進程。 特朗普下令美國防部立即啟動組建太空軍的進程
18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國家太空委員會成員,在講話中,特朗普說到:美國對地外空間的探索事關國家安全,美國在太空中僅有“存在感”是不夠的,還要具有“統治力”。建立太空軍對于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而言至關重要。 按特朗普的說法,美國即將組建的太空軍將獨立于空軍,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第六軍種,其他五個軍種分別為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岸警衛隊。 同時,特朗普還簽署了一項有關太空政策的行政命令。根據這份命令,美國將尋求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太空環境,構建太空運行管理系統,制定監測跟蹤太空垃圾的長效機制,同時制定新的人造衛星設計和運行標準。
特朗普此舉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冷戰后期的“星球大戰”計劃。 當時的蘇聯擁有數量龐大的核武器,而且導彈防御力量也很強大,對此,美國非常懼怕,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導彈系統,來保證其戰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懾能力,維持其核優勢。于是,“星球大戰”(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之戰略防御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亦稱 Star Wars Program,簡稱SDI)計劃誕生了。
時間回到1983年3月23日,美國總統里根在一次講話中宣布,美國已經制訂了《總統戰略防御倡議》,也就是說,美國要建立以定向能武器為主的反彈道導彈多層綜合防御系統,用在可能發生的核大戰中攔截并擊毀對方發射過來的彈道導彈。 到1985年,這項關于外太空的核大戰計劃正式立項開發,計劃將一些高新技術武器部署在外空、空中和地面,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天衣無縫”的防御盾牌。簡而言之,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以各種手段攻擊敵方的外太空洲際戰略導彈和航天器,以免遭受核打擊。
美國“太空軍事化”的腳步
事實上,美國的“太空軍事化”的腳步一直未停下。
聯合國一直提倡的是“太空非軍事化”,聯合國認為,太空應該用于人類進步的和平目的而不是用于戰爭,于是在1967年簽署了《外層空間條約》(Outer Space Treaty)。這個條約呢,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條是:第四條 各締約國保證:不在繞地球軌道放置任何攜帶核武器或任何其他類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實體,不在天體配置這種武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層空間部署此種武器。
雖然,美國簽署了這個條約,但是,條約約束不了“野心”。“星球大戰”計劃只是美國“太空軍事化”的一次嘗試,美國一直在突破太空非軍事化的限制。
9·11后,美國總統布什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正式宣布美國退出美國和蘇聯1972年共同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其實,自從布什上任以來,就不斷強調反導條約是冷戰的遺產,美國要超越《反導條約》、謀求研制和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的合法化。美國的“棄約”精神也從這個時候開始,這次讓俄羅斯很惱火。 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后,俄羅斯就聯合中國在日內瓦裁軍會議上提議簽署條約,禁止向太空部署任何武器,不對他國衛星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以免引發武器競賽。但是,美國拒絕了。美國大使羅卡認為,美國發展太空武器只是在行使“自衛權”,“美國沒說太空是自己的,也沒有將太空武器化”。然而,這番話,說出去誰信呢?
到2005年,160個聯合國成員國表決支持禁止向太空部署武器的提議,又再次遭到美國的反對。2006年10月,布什還簽署了美國新版太空學說,允許軍方利用太空潛力摧毀任何威脅美利益的國家的衛星。 美國對于自己的意圖直言不諱,2017年,美軍航天司令部司令約翰·雷蒙德甚至表示,對于美國航天司令部而言,問題不再集中于“太空是否是戰爭疆域”,而是“如何應戰”。美國正在為太空作戰做準備。
美國神秘的太空武器
美國如此任性,是建立在它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太空軍事力量之上,繞地球飛行的各類衛星中,有一百多顆都是美國的軍事衛星。除此之外,美國的太空武器也十分具有震懾力。
比如說神秘X-37B太空飛機,X-37B是波音公司制造的無人駕駛空天飛機,外形與航天飛機類似,但體積約為航天飛機的四分之一,部分電力源于太陽能。這種飛行器由火箭送入太空,返回時則像飛機那樣在跑道上滑行降落,可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