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分成為8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若能遵循其各自的健康法則,采取適當的保健措施,即可達到安全、舒適、健康長壽延緩衰老之目的。
0-3歲:嬰幼兒時期首先要注意及時地接種各種疫苗:其次要特別注意防治窒息、意外、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川崎病(又稱粘膜皮膚淋巴結綜合癥,其病因尚未明確)肺炎、支氣、管炎、皮膚感染等癥。
4-7歲:此期的小孩仍需注意因意外及心臟病造成的死亡,還要注意孩子孩子、溺水、燙傷、過度肥胖等。預防針的追加應此時完成。
8-17歲:青春期是與性有關的成長期,例如身高、體重、和體態的改變,女孩的月經來臨、乳房發育,男孩生殖器官的發育、遺精等。這些身體、生理上的改變,有可能給少男少女們帶來莫名的煩惱,需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加以正確對待。
18-24歲:此時是成年求偶期。對一個健康成人來說,此階段需做一次全而的體檢,以了解全身各系統的功能狀況,并根據存在的問題及時治療,或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加以糾正,這個檢查可在上大學前或在第一次參加工作進行,最晚也要在結婚以前完成。
25-39歲:這一階段是人生社交生活和人際關系的展開階段,需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體魄、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術為基礎。為此,要及早預防、診斷和治療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各種傳染病、意外傷害等。
40-59歲:中年是社會活動最活躍的時期,應盡可能及早發現、治療慢性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和某些腫瘤。還要注意荷爾蒙的適當補充,以延緩全身各系統功能的衰退進程。
60-72歲:老年人在60歲應做一次健康檢查,以后每年至少做一次。除注意治療慢性病外,有關退休、喪偶、營養需求改變、活動量減少等所涉及的生理、心理改變亦應引起注意。
70歲以上:此階段應盡可能避免住院或臥病在床,定期做牙齒和足部的檢查;日常生活要做到營養平衡,適度活動,起居規律,還應學會藥膳、氣功等多種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