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安 2011上半年車市銷售數據顯示有二個品牌系下滑:一是受地震影響的日系車,因關鍵零部件供應出了問題,導致在華日系合資企業從4月份開始減產,影響了市場銷售。二是今年政府鼓勵購買小排量汽車的優惠政
人所共知,在汽車產品價值鏈的整體競爭要素中,自主車企最缺的就是核心技術與品牌。前者,政府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己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雖然目前在核心技術上并沒有真正換上,卻也讓自主車企學到了基礎科技,并
電視廣告投放是狂轟亂炸為好還是精準投放為好。如果非要有這樣一種選擇,沒有人會選前者。大家都知道精準好,但無奈,無論如何計算都無法做到真正的精準,總是有一定的浪費。不過,象投放這等事,有浪費是很正常的,
目前中國只有兩種汽車企業型態:即合資企業與本土企業。我在這里討論的自主汽車品牌戰略是指本土車企在品牌戰略方面的一些經驗得失。 自主車企品牌是指比亞迪、吉利、奇瑞、江淮乘用車、哈飛汽車,華晨汽車,長城汽
在市場中的許多行業,它們的銷售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這不是誰劃分的,而是行業間自發形成的價值空間屬性所規定的。 冰棍的價值空間只有幾元錢,汽車的價值空間從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服裝的價值空間在幾千元較為
【編者按】2011年7月30日,2011中國城市SUV趨勢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以創領突破為主題,通過對標桿企業及標志性產品的研究,從行業發展、企業發展、產品技術、營銷服務等不同
品牌資產由哪幾個部分內容構成的,無數的專家都研究過這個問題,而且現在也還有無數的人正在提出有關品牌評估的模型或標準。 那么,看一個品牌的價值倒底要看哪些構成因素?哪些是最為重要的?如何把握這個要點,以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吉利汽車的戰略發展方向越來越清晰了。 從混沌到清晰;從低端到中端;從國內到國際;從產品到品牌;從價格到價值;它走了一條產品不斷升級的發展之路。 要走好這條路,吉利離不開對發展戰略的把
蘋果顛覆了傳統手機行業的游戲規則,由它所搭建的生態體系,正在面臨著強勁的挑戰對手不僅僅是推出一兩款產品以對陣,而是從根本商業精神上對其進行質疑——這些對手就是一度消沉的摩托羅拉和它的盟友谷歌。 在谷歌
2011年5月3日,華泰汽車和瑞典薩博汽車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華泰將以1.2億歐元的資金收購薩博母公司荷蘭世爵29.9%的股份。并提供3000萬歐元(約合3億元人民幣)可轉換債券短期貸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