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激烈的競爭,無處不在的顛覆性創新以及互聯網大潮,多重壓力之下,企業如何才能不被淘汰?
一、改變之美
我們來看這些世界級的企業,他們為改變做出的努力到底是什么?
改變中崛起的三星
在2013年的時候,三星實際上已經是一個世界級的企業。一家做電視機的公司成為智能手機的最大供應商,第一次超越諾基亞,成為最大的手機公司。這一切獲得來源于三星做了四件事情:有強烈的改變意識;出色的自主創新能力;以產品質量引領行業改變;優秀的品牌營銷戰略。
轉型中崛起的美的
美的崛起的時間是在2011年到2012年,主要是做四件事情:美的把員工從19萬人降到12萬多人,全面瘦身,提高勞動效率;聚焦產品力,聚焦結構;組織變革,架構扁平化;渠道變革。經過堅定的轉型,美的實現了增長方式的根本轉型,并在2013年獲得了更有質量的增長。
柯達的“路徑依賴”VS富士的“顛覆性創新”
數字成像技術的出現,對整個行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和危機。由于不愿意改變,到2012年,柯達的品牌價值在全球一百名都進不去,市值從當時的300億美元跌到1億美元。富士卻把自己變成了全新的公司,從六個單元進行技術創新更新的調整,各種事物都在以激烈的方式發生變化,而且獲得了新生。
所以我一直告訴大家,我們今天既不是高科技企業,也不是傳統企業,更不是一個農牧企業,我們必須是一個時代的企業。因為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如果沒有變革的基因、變革的特點、變革的追求,我們就會被時代淘汰掉。這需要領導者鼓起勇氣決斷,企業的變革沒有終點。
低谷中奮起的新希望六和
2013年,新希望六和經歷了從未有過的低谷,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用半年的時間來奮起,我用一句話來回顧,叫“低谷中奮起”。我們克服了組織變革帶來的陣痛;每個成員在超越自己中獲得了提升。從8月開始盈利大幅提升。對大家勇于克服困難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績,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改變之因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介紹我們為什么要改變。
(一)自我改變是企業持續領先的根本動因。
為什么下面這些企業可以活得很好,因為這些企業能夠做五件事情:第一個是能夠更扎實的做事情;第二個是有強大的危機意識;第三個是即便失敗也要失敗的有價值;第四個是學習與競爭;第五個是全員創新。
更扎實的海爾——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轉型
海爾花了十年的時間去學習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轉型,包括現在跟阿里巴巴做電子商務。如果你不能全面提升用戶體驗,全面調整綜合成本,不能直接接受挑戰,主動轉型,所有的組織結構向消費人群去轉,你一定會被淘汰。
自我批判的華為——組織和文化驅動
華為是一個自我批判的組織,所有的人都是在不斷的批判當中得到提升。今天所有的企業都在研究華為,全世界的商學院首選的研究案例就是華為,他們要申請成立華為研究中心。這樣成就的取得,就是華為自己在驅動自己。
重生的TCL——讓失敗變得有價值
TCL在2006年遭遇了因國際化帶來了經營的困境,但是失敗并沒有讓TCL停頓,相反,他們不斷地變革,培養精英,聚焦核心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重新獲得新生。對我們來說,2013年有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觸動,但是我更希望變得有價值。
與大象共舞,聯想——學習與競爭
聯想成長的過程就是能夠不斷向優秀企業學習的過程。開始學習惠普,后來是IBM,現在是蘋果。在我的眼里,對手都值得我們關注,我們關注的是我們向往的,就像三星說, “索尼是神,我要仰視”,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對象。
自我轉型的寶鋼——全員創新
寶鋼自設立要成為世界500強目標起,就開始了不斷的自我更新轉型。以成本競爭,規模競爭,接下來是技術競爭。所以寶鋼花了很大的力氣進行全員創新,創新深入到每個人的DNA。全員創新幫助寶鋼轉型,寶鋼在世界500強的位置一直在往前移動。
以上這五家企業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不斷改變,才能夠讓自己保持領先的位置。
我用國外的企業來做對比,告訴大家我們這個行業的巨頭們在做什么。
卡夫食品——在全球范圍內設計成長空間。
因為卡夫很多人聽不懂,中國市場又是他們最重要的市場,所以起了一個中國的名字——億滋,億萬好滋味。一個企業能夠持續活下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顧客一直跟著你。一個品牌是不是顧客想要的名字,恰恰證明說一個企業愿意不愿意真正的轉型。
孟山都——用數據服務顧客
孟山都以9.3億美元收購天氣保險公司,因為這家公司擁有天氣的歷史數據,孟山都認為它可以真正給農民提供幫助,可以提前告知這個區域的天氣情況。我們看到這樣的服務是可以真正落實到顧客手上的價值。
這是第一個變化的原因。我們之所以需要改變,因為我們也要做一個持續領先發展的企業,自我轉型是必須的選擇。
(二)行業有經驗教訓,也有足夠的機會
在美國前15大飼料企業中,已經有6個企業進行了重組。這說明行業內的重組和整合是未來的發展模式。未來50年世界人口一定會增長,所以需要的食品供應是非常大,70%的食品來自于科技帶來的效率提升。我們所在的這個行業,如果有廣闊的空間,那么它不是來源于資源的調整,而是來源于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美國飼料行業對于經驗與教訓的總結有四點: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食品生產透明化;農業放在首位;必須齊心合作。
關于未來發展機會。第一,針對技術、知識轉讓展開全球范圍內的合作。我們在養殖領域開始了很多的合作,但是我認為這個還不夠,全球范圍內的合作是未來的機會;第二,以食品供應安全為基礎,從而與消費者建立信任是一個機會,我是非常看好這個機會的;第三,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于農業生產當中;最后,共同解決全球溫飽問題。
(三)我們的危機
危機一,我們對產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傳統的認知當中
大家非常在意規模和成本,但是我今天很認真地糾正大家,我們最在意的是效率和品質。養殖效率的全面獲得,食品品質的全面保障,這是今天根本性的產業價值,我們想在這個產業真正活下來必須在這兩個點上,而不是我們要賣多少飼料,做多少千億的銷售額。
危機二,經營理解停留在企業的經驗上
大家記住,用戶導向和價值導向才是我們的經營追求。經營最重要的是知道你的用戶是誰,顧客是誰,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么賺他的錢。為什么這些年這么困難,這個行業走到今天都這么糟糕。當我們真正需要找到來源的時候,我們還停留在非價值的地方。
危機三,管理理解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上
互聯網時代互聯互通,就會讓所有的因素影響,所以我希望我們在管理當中,我們管理的動作要簡單,但是對管理的理解必須是協同的。大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本位主義一定是會死掉的,重要的就是協同和合作,內外協同都要做。
(四)行業發展階段的挑戰
中國飼料行業前30年是1.0版,“公司+農戶”,在這個時候,我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今天是2.0版,我稱之為“基地+終端”,把養殖全部可視化,終端食品可視化,這就是為什么要轉型,我們要轉型的很大的原因是來自于行業的變化。
三、改變之心
當你的心改變了,你的行為才能變。
擁抱變化
不管我們做出多大的調整,需要始終堅持站在行業的前沿,引領這個行業的前進方向;堅定的向高價值農牧業務轉型;不斷重塑公司自身,使我們在運營和全球化等方面始終處于領導者地位。
這就是我對這個公司內心的認同和期待。當你引領的時候,可不可以帶領到一個高價值的行業當中來,這是需要回答的問題。我們在運營以及全球化發展上依然成為引領者,這是我的初心。
成功改變三大要素
1.變革領導者
我們必須在內心里面有一個認知,怎么才能夠真正地去成功改變。如果要做變革,從內心認知上來講,重要的就是需要一批領導者。美國的前總統吉米•卡特所說:“時刻記住自己有多強大,不要忘記個人的力量能起多大的作用。牢記這個可能改變世界,改變社區,改變家庭,改變你自己。”你的能力超乎你想象。
我今天為籌備年會的會務組發了一個獎。我們在一個全新的酒店,這一群普通人做出奇跡來,讓年會圓滿、順暢,大家創造了很多驚喜。只要領導者不忘記自己的能力,愿意承擔責任,團隊愿意努力,就可創造奇跡。
2.文化
我們必須在文化上有很明確的改變意識。我很佩服(劉)永好先生,也很佩服(張)唐之、(張)效成、(黃)炳亮先生他們所鍛造的文化和奇跡,由我們來承載這個文化,則需要我們用業績來證明,新希望六和的文化就是業績文化。
當我們真正承擔績效的時候,我們既傳承了新希望,也傳承了六和,兩個結合起來就是新希望六和,就是新的農牧行業的挑戰下全新的商業模式。所以文化本身就要很一致很明確,我相信完全是可以融合的,因為我們的方向是一致的。
3.人
我希望大家知道,沒有人真的反對變革,只是擔心自己將要改變的東西。我希望大家真的了解,用事實說話,讓情感上來做選擇,如果改變可以產生事實,讓情感認同改變,我相信這件事情就可以做。以上這三個要素就是改變需要認知的關鍵。
如何成為變革領導者
一個好的變革領導者首先要有領導力。領導力就是讓別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與權力沒有關系,跟你的影響力有關系。因此,變革可以由任何人來帶領。華為為了能夠實現領導力,把所有人的工號打掉,破除等級帶來的影響,而創造一個利于變革的組織氛圍。
(其次)要成為一個布道者。我現在就是一個布道者。我比較喜歡梵高的畫,所以我對他的很多話很在意,借用他的一句話與大家分享:“偉大的事情不是一時的沖動就能實現,而是通過不間斷的小事,日積月累而成”。
認知我們的文化與人
我們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新、和、實、謙”,我的理解就是創新,聚和,務實和自謙。我相信,有這樣的價值觀,一定可以跟很多人合作。這種成長模式使得我們最短的時間獲取全中國最大的規模,這是我們價值觀決定的。
我告訴大家,公司用人的標準一定是看你的能力,這個絕對沒有錯。但是用人的文化上,我更希望不依賴于個人的能力,你有尋求幫助的責任,也有幫助別人的義務。這是我對大家的要求。面對今天這個復雜的變化,我自己也必須謙虛地、認真地學習。
在文化與人的部分,最重要的一點是正向,凡事往好處想,好處做,就會有好的結果。我們努力地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得到很好的結果。我們的股東、董事一直站在我們的身邊,跟我們在一起。我想這樣的一種幫助,我們就應該去尋求好的結果。
四、改變之行
我們都是非常普通的農牧人,創造著中國農牧的奇跡。所以在我們持續成長的路上,請不要哪怕片刻忽略了我們的使命、信念和價值觀,以及我們的夢想和追求。
改變從自我開始
改變源于我們的夢,更重要是源于我們自己。
1、一定要把用戶和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作為公司的使命,作為所有戰略、規則和選擇的基準線。我們把用戶跟顧客的利益擺在第一位。一家公司能真正的了不起,是因為用戶和顧客在幫助公司,我們自己沒有什么了不起,我們只是很普通的人。
2、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工作每個環節,每個工作品質都至關重要。我有時會非常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同事,可以告訴我說這件事我不懂,所以我不做,就放在那兒,不求結果。如果這樣的話,怎么能幫助這個公司成功?
3、相信自己與伙伴。我們擁有的產業經歷會給予我們明確的指引;我們擁有合作伙伴會給我們明確的幫助;我們珍惜彼此的陪伴支持;我們不僅享受于此,更要為此負責。
4、要學會積極自我對話。世界美還是不美,取決于我們自己,不取決于世界。在我看來,所有地方都是很美。所以我把我的經驗告訴大家,學會積極的自我對話。用問題解決代替問題剖析;用靈活的因果關系代替僵化的因果關系;將困境置于時間中,不用著急一步一步來,時間就會解決一切困難;最后一點是如果要否定,只能否定行為,不能否定人格,記住這一點。只要你不否定人格你會發現全是好人,你就已經感覺美好。所以我拜托大家,不要否定人,你可以否定他的動作。如果有問題一定是我們激勵不夠,是我們讓他們覺得委屈,如果這些都做到了,我相信人一定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