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一生網+人和網=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師+人脈價值的銀行存折
當2008年8月開心網在北京、上海地區開始流行開心農場時,我就發現,這樣的網絡可以有效的把參與者與同事、合作伙伴、學生、朋友以及愿意添加的陌生人有效的聯系起來,所謂有“粘性”。
“粘性”有什么作用?簡單地說,就是你不由自主的喜歡這樣的網站并愿意參與網站的活動及附加服務,如果讓我舉例這種“粘性”網站的成功在那里?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2008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成功當選,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粘性”網站FACEBOOK的功勞,Facebook上設立了一個虛擬投票箱,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票箱來通知好友,他們已經投下了自己的選票取向。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晚10點30分,已經有490萬的Facebook用戶進行了投票。還有一些Facebook用戶則通過向其他用戶發送虛擬投票支持奧巴馬;大量的年輕人互相通過“粘性”的Facebook網站一起當天相約出去投票,以及一起慶祝自己候選人的勝利;事實上,奧巴馬的競選團隊也早看準這一點,在Facebook上也投放了大量競選廣告,進一步促進“粘性”的更粘稠地拉住年輕人。
另一個例子,是今年2009年6月18日伊朗選舉, Facebook發言人黛比·弗羅斯特(Debbie Frost)也坦率指出:“伊朗用戶在Facebook上進行大量與選舉相關的活動,雙方派別各自為陣。”這證明,原來虛擬的網絡世界,由于實名注冊用戶的存在,與現實的距離已越來越近,以實名的注冊并在網上出現,又比現實更多了不受時空的限制的優勢。
有人問我,你認為這種“粘性”網站的贏利模式在哪里?我反問他,當你發現有這種“粘性”網站可以幫你找到你需要的客戶以及對你的市場開拓有利,你還會選擇在哪里投放廣告,或者會依賴誰來打開市場?
所以,當2009年初,當我被深圳的一個MBA學生邀請進人和網后,我終于發現,其實這就是中國的“粘性”網站,這樣一個網站,目前已粘住了中國近250萬商務人士!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商務人士在里面默契的以實名存在著,大家互通資源有無,提出商務可合作的方向與自身資源所在,這簡直是一座金礦!不懂的人過門不入,懂的人欣喜若狂。
你想想,當你是一個剛工作的年輕人,你一沒工作經驗,二沒人際關系,你在職場如何混?現在有這么一個網站告訴你,你工作有需要幫忙的,你如何可以尋找到幫助,你有困難時,你可以找到異地或同城的某個實名朋友幫你,(注意:一定是實名的注冊,才有名至實歸真實的同樣朋友幫助你,如果你是虛名,那從一開始你就不是有誠信的,而且在網絡生存中,你很快就被發現并由于信用不好被踢出局!),這樣的網絡體系,比起我們當年摸爬滾打、低聲下氣地在職場上求師傅指導、請前輩提攜不知好多少倍了!
你再想想,如果你現在某個營銷開拓或管理職位,你還在每天要求團隊去打電話銷售,上門走訪、刮風下雨、死纏爛打……..,你就沒想到到“粘性”網站上要求團隊去廣交朋友,去“粘性”無窮的實名下的實體資源?從而實現銷售效果與業務發展?
我發現這奧妙,馬上在朋友中強烈建議,每個朋友和MBA學生必須登陸人和網,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商務與資源體系。
當2010年6月到來,我終于發現,海南也有了這樣的“粘性”網站,這就是伯樂一生網的職業測評欄目(https://leyou.bole13.com/ceping/),正如人和網所說的,“人際關系等于生產力”, 伯樂一生網口號是“一生的伯樂”、“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師”。
我認為,其實“粘性”網站應該是每個人,只要你在市場經濟社會生存,你就需要的人際關系的保管箱,你先保管住大量的人際關系,總有一天,某天,你會在商業上,你會在營銷上需要到或尋找到幫助;或者說,你現在把一個個真實的人脈存起來,就像你存錢進銀行,你會在你需要的時候,銀行不但會完整保存你的價值,還會實現增值!(給你的利息我相信是遠超你的原始存折!)
伯樂一生網+人和網=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師+人脈價值的銀行存折
最后,請容我引用伯樂一生網的介紹語:
您好!您的朋友邀請你加入伯樂一生網:https://www.bole1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