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所謂才者,須在德才兩端。德才兼備者是謂全才,有德無才者是謂庸才,無德無才者是謂蠢才,有才無德者,是謂詭才。今天的教育者說:德才兼備是上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才無德是廢品,有才無德者是危險品。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這說明良好的道德是何等的重要! 三國時代的蜀中大將魏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論武藝魏延在蜀中為佼佼者,有萬夫不當之勇;論智謀,絕不遜于姜維等輩,曾提出過走子午谷直取魏都城的建議,為后世軍事家、史學家大為推崇。可此君終生未得重用,領兵打仗處處受掣肘,時時被諸葛亮控制于股掌間。究其原因,就是魏延才能高超,人品低下,令人難以放心任用,是十足有才無德的“危險品”。魏延的悲劇值得各級領導干部深思。 我們知道,“德才兼備”是企業歷來選才用人的第一標準。企業干部德的標準應當包括干部的品德標準、職業道德標準、家庭美德標準和社會公德標準,把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是否堅持執政為民,是否求真務實,是否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否清正廉潔等作為衡量尺度。可見,德已經涵蓋了一個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德更擺在領導干部基本素質的首位。 人們常說:“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這只是從做成做不成事來談才能與品德。實際上,無論從哪方面講,有才無德的人對企業和單位的危害都是最大的。品德低下的干部,無論具備多大的才能,也不可能得到信任與重用,因為其人品低下、道德敗壞者,能力越大,給企業帶來的危害也就越大。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眾所周知,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競爭,實際就是人才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