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北京炫彩
地點:北京市 - 北京
時間:2013/5/15 0:00:00
一個是管理技巧,一個是管理者的素養
高效經理人應具有的八個重要習慣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自二戰時就開始研究“有效的管理者”,在他長達65年的咨詢生涯中,結識了許多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中最優秀的CEO,可謂閱人無數。他發現,高效經理人未必符合領導者的典型形象,他們具有形形色色的個性,或外向或內斂,或隨和或霸道,或慷慨或吝嗇,什么類型都有。可是所有這些高效經理人都遵循了以下8個習慣做法。
自問:“什么事情是必須做的?”
注意這個問題并不是問:“我想要做什么?”杰克•韋爾奇在接過通用電氣CEO帥印時,想要推行的是海外擴張,可他認識到企業必須做的是砍掉那些不能成為行業老大或老二的業務。
自問:“什么事情是符合企業利益的?”
即使在家族企業中,人事決策也應該以企業利益出發,而不是任人唯親。杜邦公司的男性家族成員要想在公司獲得晉升,就必須通過專門小組的評審,判定他們是否優于同一級別的所有其他員工。
制訂行動計劃
經理人在行動前先要規劃好路線,考慮清楚自己期望取得什么樣的結果,可能會受到哪些約束,而且要認識到行動計劃只是關于意愿的陳述,并不是承諾,應當根據情況的變化予以修改。同時,還要在計劃中設置檢查點,并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據說,拿破侖雖說過“沒有哪場勝利是按計劃取得的”,但他還是會為每一場戰役都制訂好作戰計劃,而且比以往任何一位將軍都要細致得多,因為這樣才能把行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成為事件的俘虜。
承擔決策責任
這一點在關于人員聘用和晉升的決策方面尤為重要。經理人應定期反思自己的決策結果,如果發現預期結果沒有達到,首先不應該責怪當事的員工沒有履行職責,而應該認識到是自己的用人決策不當。
承擔溝通責任
高效經理人會確保自己的行動計劃和信息需求得到別人的理解。他們會與上司、同級和下屬分享各類信息,并征詢這些人的意見。他們會讓每一個人知道,為了完成任務,自己需要哪些信息,并主動索取,不斷敦促,直到得到這些信息。
更專注于機會而不是問題
在大多數公司里,每個月管理報告的首頁列出的都是些主要問題。而作者認為,其實把機會列在首頁、問題列在次頁的做法會更明智。除非是面臨大災難,否則經理人應該先對機會進行分析和妥善對待,然后再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召開富有成效的會議
經理人有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是和其他人在一起,也就是說在參加某種形式的會議。要提高會議成效,經理人首先要確定會議類型,并遵循相應的形式。會議在達到了特定的目標之后,就必須立即結束,不要又提出其他問題來討論。會后要有良好的跟進措施。
在思考和說話時習慣用“我們”而非“我”
經理人擁有職權,完全是因為組織的信任。因此,經理人在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機會之前,必須先考慮組織的需要和機會。
此外,作者還提出了第9個做法。但是由于這個做法非常重要,作者已經把它上升到了法則的高度,那就是:先傾聽,后發言。
你覺得國內的家族企業從整體上看管理得怎么樣?世界經理人網站的調查結果也許讓很多家族企業出一身冷汗:認為不好和一般的接近90%,認為很好的只有0.56%。調查結果還顯示,國內家族企業發展的最大的兩個瓶頸是管理落后和任人唯親。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富不過三代”并不只是一句俗語,也是一個事實:麥肯錫的研究發現,家族企業中只有15%能延續三代以上。
家族企業就真的不可救藥嗎?顯然不是。家族企業有很多先天的優勢,團結、信任成本低、使命感強。只是當企業成長后,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更規范的制度,如果處理不當,才會顯現出弊端。
實際上,家族企業是可以管好的,并且已經存在許多好的做法可供借鑒。美國研究家族企業的管理專家克林•蓋爾西克(Kelin E. Gersick)曾提出著名的三環理論,即家族企業系統是由家族、管理和所有權這三個相互交叉的圓環構成。管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管好家族企業的基礎。
善管家族
家族企業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家族事務與企業事務糾纏不清,利益和親情糾纏不清。在企業中任職的家族成員,因所受教育及社會閱歷的不同,在工作中難免發生沖突,進而影響親情;或者,家族感情被帶入工作,企業對家族成員和其他員工采用雙重標準,扭曲正常的管理決策。
為了避免內部成員的紛爭,中國成功的家族企業,對家族人員的處理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除了創始人及后代(有時包括配偶),其他人一律不參與企業管理,甚至不進入企業工作,以此杜絕后患。
另一種是家族人員可以進入企業,也可以參與管理,但是必須跟非家族人員一樣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比如先從基層做起,或先在其他公司取得經驗。這個處理方式也符合杜拉克的觀點:“家族成員不得在企業中任職,除非他們和非家族成員一樣能干,工作上也一樣努力。如果平庸或懶惰的家族成員繼續在企業中工作,全體員工對最高管理層和對企業的尊敬很快就會化為烏有?!?
第一種方式有時會造成家族的不和,第二種方式更為有道理,但在操作過程中又容易夾雜情感因素而有失公正。
其實,解決家庭與企業相糾纏的問題并不難。研究家族企業的專家發現,成功的家族企業都會設置專門的機構來討論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家族事務。它有助于劃清家族與企業的分界線,讓家族成員了解各自的權利和責任。
機構討論的問題會包括:企業里家族成員的行為準則、符合哪些條件的家族成員可以進入企業工作、不在企業里工作的家族股東的權利和責任是什么、如何平衡家族成員從企業里得到的利益、如何幫助貧困的家族成員以及如何傳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