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思:發明創造、升級換代、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中國人很重視原創,而忽視產品升級換代;重視理論,而輕視實用。
原創重要乎?產品升級更新換代重要乎?理論發明實用發明哪個更重要?要回答這三個問題,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說明。柯達發明了數碼相機,日本人更新升級使其優化,打敗柯達——柯達破產;摩托羅拉發明手機,蘋果卻使其升級智能化賺了大錢,摩托羅拉破產;可口可樂公司發明了可樂,憑借不斷的營銷創新保持全球第一一百多年;韓國現代索納塔日本豐田凱美瑞到中國以后產品以升級換代八次以上;中國人發明了火藥,西方人用它發明了槍炮,欺負我們中國人;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外國人把它用在輪船飛機宇宙飛船上,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甲午戰爭,沒有指南針他們甚至找不到中國;中國人發明了造紙、印刷術,外國人對其更新升級,又把高質量的紙和印刷產品賣給我們;腦白金由美國人發明,上海人引進,史玉柱更名包裝營銷,最后賺了大錢;英國人的理論發明、諾貝爾獎獲得者遠超過日本人,但它的經濟卻干不過日本人。由此觀之,原創與升級換代、理論發明與實用發明,具有同等重要性。
談到創業,大家往往都盯著互聯網高科技,而事實上傳統的服務業、加工業一直都在賺錢,如果大家都往互聯網高科技行業擠,肯定成功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必須。然而只有機會均等,自由競爭,才能激發大家的創業激情;只有大家不往一條道上擠,才能提高創業的成功幾率。所以國家政府部門要做的是營造一個公平公正、機會均等的創業環境,個人要做的是不要隨波逐流、不要盲目跟風、不要都往一條道上擠,從自己感興趣、有特長的行業著手。只有這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能真正結出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