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乃成功之母。在人類追求發展進步的征程中,到處充滿了失敗的陰影。人類進軍太空就遭受無數挫折,多少英雄隕落在飛向太空的征途,使人們的夢想幾乎化為泡影。同樣,每一項重大發明創造的背后,總有無數失敗為之奠基。愛迪生發明電燈,經歷了2000多次失敗;飛機上天之前,人們為之失敗了上萬次之多。所以,在前進的道路上,人們可以減少失敗,但不能杜絕失敗,失敗是人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正是因為失敗,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之所在,從而克服不足,糾正錯誤,找到正確的道路。可以說,失敗是人們從自然走向自由、從無知走向有知的必經途徑,是成功者前進的必備階梯。
軍事領域更是一個需要直面“失敗”的領域。一項新的建設成果,一個新的作戰理論、作戰方式等從發明到實踐,都有一個不斷探索、試驗的過程,其中必然會遇到阻礙、挫折,甚至失敗。特別是當今世界新軍事變革正呈現出在更廣范圍內、更深層次上加速發展的趨勢。在此情況下,新編制的確定、新裝備的研發、新理論的推出、新戰法的采用,要想一步到位,萬無一失,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如果沒有大膽探索的勇氣、不怕失敗的骨氣、敢闖敢冒的銳氣,遇事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就只會捆住自己的手腳,阻礙前進的步伐。
當然,勇于失敗、敢于失敗不是說可以不負責任,魯莽行事。失敗的價值在于它為人們指出了錯誤之所在,昭示了正確的途徑和方向。因敗而成,不是自然而成,它有一個必備的前提——不諱言失敗,勇于并善于把失敗當作“勝利之母”而潛心研究,從中找出規避失敗、贏得勝利的良計妙策。因而,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我軍現代化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看重失敗的價值,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和善思的頭腦,在應對失敗中探索未來戰爭的神奇奧妙,尋找建軍治軍的真知灼見,做到吃一塹長一智,使之真正化為成功之母,制勝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