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羅明講師,羅明聯系方式,羅明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華講師網特聘講師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羅明:NLP基本觀念
    2016-01-20 40502
    NLP基本精神---12條前提假設 一、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1、沒有兩個人的人生經驗會完全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會是一樣。   2、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夠絕對一致。    3、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會是一樣。   4、因此沒有兩個人的態度和行為模式會完全一樣。    5、因此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6、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    7、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   8、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都是在不斷演變中,所以沒有一個人在兩分鐘是一樣的。   9、兩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不一樣,不一定會使兩個人不能溝通或者發展出良好關系。   10、給別人空間也就是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才能有良好的溝通和關系。   11、同樣地,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12、當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的同時,我們也有權利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二、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   1、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    2、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規條系統只對本人有效,不應強求別人接受。   3、改變自己,別人才會有可能改變。   4、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5、找出對方的價值觀,創造、增大或轉移對方在乎的價值,對方便會產生推動自己的行為。   6、一個人因此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引導另外一個人去學習。   7、因此一個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8、好的動機只給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發生的權利。  9、不強迫別人跟隨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別人便不會抗拒。   10、同樣地,我們只能自己推動自己。   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1、光說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確而不顧是否有沒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2、在三贏(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則基礎上追求效果,比堅持什么是對的更有意義。   3、說道理往往是把焦點放在過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則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來。    4、效果是原定計劃的意義基礎,亦是所有行動的指標。   5、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標準來決定的。因為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6、故此,堅持道理,只不過是堅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7、真正推動一個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邊,要有效果就要加上了理性方面的認同才回出現。故此,有效果需要一個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鳴。   8、沒有效果的道理,是背棄了信念和價值的規條,應該加以檢討。    9、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由相信有這個可能的信念始。   10、只追求有道理但無效果的人生,難以有成功和快樂的體驗。     四、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1、每個人運用自己的感官器官把資料攝入(攝入過程),由感官運用是主觀地有選擇性的,因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資料捕捉。   2、攝入的資料經由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過濾而決定其意義,亦因此能儲存在腦中(編碼過程)。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主觀的形成的,故此,過濾出來的意義也是主觀的。   3、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塑造出來的亦因此是主觀的。   4、我們只能用這種方式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沒有其他方法。    5、因此沒有絕對的真實,或者相對的真實。   6、因此每個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腦里。我們是憑腦里對世界的認知去處理每一件事。   7、因此,改變一個人腦里的世界,這個人對世界中事物的態度便會改變。    8、因此,每個人都是用自制的地圖在這個世界里生活。   9、改變主觀經驗在腦里的結構模式,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便會改變,我們對事情的感受亦會改變。因此,我們無須改變外面的世界(我們無法知道它是怎樣變的),改變我們自己(腦里的世界),我們的人生便會有所改變。10、事情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壓力,壓力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反應。   11、情緒也從來不是來自某人得言行,或環境里出現的轉變,而是來自我們對這些的態度,亦即是我們的信念、價直觀和規條系統。   五、溝通的意義在于對方的回應  1、溝通沒有對與錯,只有“有效果”或者“沒有效果”之分。   2、自己說得多“對”沒有意義,對方收到你想表達的訊息才是溝通意義。    3、因此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   4、話有很多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收到講者意圖傳達的訊息,便是這正確的方法。    5、溝通的效果,來自聲調和身體語言的比文字更大。   6、溝通訊息的送出與接受在潛意識層面的比意識層面的大得多。    7、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完全同樣的反應。   8、說話的效果由講者控制,但由聽者決定。    9、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    10、溝通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和諧氣氛。   11、抗拒是對講者不夠靈活的說明。   六、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1、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   2、如果你的事沒有結果,改變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舊的多一分成功機會。    3、想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須用與昨天不同的做法。   4、改變自己,別人才有可能改變。   5、世界上本來便是每樣事物都在不停地改變中,不肯改變的便面臨淘汰或失敗的威脅。   6、因此只有不斷的改變做法,才能保持與其他事物關系有理想狀態。   7、“做法”是規條,目的是取得價值,實現信念。維持最有效果的規條,就是靈活地不斷修正做法,才能保證取得價值,實現信念。   8、改變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七、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1、對事情只有一個方法的人,必陷入困境,因為別無選擇。   2、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陷困境,因為他制造了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局面給自己。   3、有第三個方法的人,通常會找到第四、五個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    4、有選擇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5、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6、沒有辦法,只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   7、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的方法。    8、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   9、不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不只是一個。    10、“沒有辦法”使事情劃上句號,“總有辦法”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11、“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應停止想它;“總有辦法”對你有好處,故應把它留在腦中。   12、為何不使自己成為第一個找出辦法的人?    八、每一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1、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是為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   2、每一個恩的行為,對他的潛意識來說,都是當時環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個行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動機。   4、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動機,才容易引導一個人改變他的行為。    5、動機不會錯,只是行為不能達到效果。(滿足背后正面動機的效果)   6、接受一個人的動機,他便會覺得我們接受他這個人。    7、動機往往是在潛意識的層面,不能意識地說出來。   8、找出行為背后的動機,最易的方法是問企圖經由該行為得到的價值是什么。    9、任何行為在某些環境中都會有其效用。   10、因此,沒有不對的行為,只有在當時環境中沒有效果的行為。    九、每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1、每一個人都有過成功快樂的經驗,也即是說有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2、人類只用了大腦能力的極少部分,提升大腦的運用,很多新的突破便會出現。   3、運用大腦的能力,現在已有大量的技巧發展出來,人類比以前更易把效果提升。   4、每一個人都可以憑改變思想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因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5、每天里遇到的事情,都有能給我們成功快樂的因素,取舍全由個人決定。   6、所有事情或經驗里面,正面和負面的意義同時存在,把事情或經驗轉為絆腳石抑或踏腳石,由自己決定。 7、成功快樂的確人所擁有的思想和行為能力,都是經過一個過程而培養出來的。在開始的時候,他們與其他人所具備的條件一樣。   8、有能力替自己制造出困擾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擾。   9、情緒、壓力、困擾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內里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產生出來的。  10、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使自己得不到渴求的成功快樂的最有效的保證。   十、在任何一個系統里,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1、靈活便是有一個以上的選擇;選擇便是能力。因此最靈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   2、靈活來自減少信使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而多憑觀察而運用環境所提供的其他條件。   3、靈活是使事情更快有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亦是人生成功快樂的重要因素。   4、靈活亦是自信的表現。自信越不足,堅持某個模式的態度會越強硬。    5、容許不同的意見和可能性,便是靈活。   6、在一個群體中,固執使人緊張,靈活使人放松。    7、靈活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容許找出雙贏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而三贏)。   8、在溝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棄立場)。    9、“流水”是學習靈活的最好老師。   10、靈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作出轉變;而固執則是在被迫的情況下作出轉變。    十一、沒有挫敗,只有回應訊息  1、“挫敗”只是指出過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給我們需要改變的信號。   2、“挫敗”只是在事情劃上句號時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決,即是事情仍會繼續下去,這二字便不適用。  3、“挫敗”是指過去的事;“怎樣改變做法”是指向未來。   4、挫敗是過去的經驗;而經驗是讓我們提升自我的踏腳石,因為經驗是能力的基礎,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礎。 5、每次“挫敗”,都只是不過是學習過程里修正行動的其中一步。   6、人生里所有的學習,都是經由不斷地修正而達致完善。   7、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    8、把每次的“挫敗”帶來的教訓掌握了,每次便都變成了學習。   9、自信不足的人,潛意識總是在找“不用干下去”的籍口,“挫敗”二字便很容易冒出來。   十二、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1、動機在潛意識里。總是正面的確。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會地以為某行為可以滿足該動機,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2、情緒總是給我們一份推動力。情緒是使我們在該事情之中有所學習。學到了,情緒便會消失。   3、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人的動機和情緒,同時不接受他的行為。   4、接受動機和情緒,便是接受那個人。那個人也會感覺出你對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讓你去引導他作出改變。  5、任何一次行為不等于一個人。   6、行為不能接受,是因為沒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兩人的共同目標,能使兩人有更好的溝通和關系。 7、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動機背后的價值觀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任你躁国语自产一区在|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果冻传媒2021精品传媒一区下载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农村人乱弄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