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應用導師崔恒鳴通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中小學教學嘗試,總結了教師如何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和學生如何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外學習,期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課堂變革帶來新鮮血液。
一、思維導圖及其特點
1.思維導圖(MindMap)概述
思維導圖(MindMap)是英國著名學者東尼.博贊(TonyBuzan)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創立的一種新型筆記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是一個簡單、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維工具,能夠全面調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從而極大地激發人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以圖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關系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思維導圖具有促進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的方法。人類從一出生即開始累積這些龐大而復雜的數據庫,大腦驚人的儲存能力使我們累積了大量的資料,經由思維導圖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資料的累積量外,更多的是將數據依據彼此間的關聯性分層分類管理,使資料的儲存、管理及應用更加系統化更具條理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大腦運作的效率。
思維導圖的放射性結構反映了大腦的自然結構,它對以筆記形式出現的知識體系進行快速構建與擴展,從而得到一張所有相關的、有內在聯系的清晰和準確的知識架構圖,可以快速有效的進行知識的管理。簡而言之,就是可以利用它來幫助我們學習、思考及解決問題,使我們的思考過程可視化,最大限度的使我們的大腦潛能得到開發。
隨著研究的深入,國內外專家皆認為:思維導圖為人類提供了有效思維的圖形工具,能夠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現在全球已經有大約2.5億人使用思維導圖。在教育、醫學、農業、工業、氣象、管理等各個領域,思維導圖都發揮過著巨大的作用。美國《時代》周刊曾評價托尼.巴贊“對頭腦的貢獻就像霍金對宇宙的貢獻那么大”。美國波音公司使用思維導圖制作飛機維修工作手冊,原本需要一年才可以消化的數據,只用了短短的幾周。
我們從1999年開始應用思維導圖,經過近幾年的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我們發現思維導圖不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與學工具,而且是一種理念和思維方式,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2.思維導圖的特點
東尼.博贊認為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的特征:
(1)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
(2)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
(3)分支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
(4)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因此思維導圖在表現形式上是樹狀結構的。
請關注崔恒鳴導師,QQ:747252643微信號:chmsw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