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烘焙品牌面包新語最近再陷“質量門”事件。媒體記者臥底其深圳海岸城店發現,工作人員存在反復使用過期油等現象。盡管面包新語中國總部官方對此事進行澄清了。但仍未消除公眾心中的疑慮。
不可否認,“面包新語”品牌在國內烘焙業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這家外資企業一路披荊斬棘任憑的利刃有倆把:其一是較為嚴苛的產品質量管控,其二則是加盟連鎖的擴張模式。事實上,面包星語品牌先前奠定市場的口碑以及技術指導可為加盟者大為減少創業與經營風險,故而投資加盟者絡繹不絕。當面包新語的標識在各地的鬧市區。區頻現之時,它的品牌形象也就逐步在消費者心目中打下印記。遺憾的是,加盟連鎖模式在前期助力面包新語成功跑馬圈地并提升利潤空間之后,其負面影響也漸漸浮出水面。連鎖門店數量的激增對面包新語的管理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專業門檻較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的烘焙業,難免出現個別店長為了短期盈利目標而違背品質管理承諾的現象。此前,面包新語一些門店產品就曾被曝大腸菌群不合格、使用過期原料、采購過期進口原料等負面新聞,導致面包新語品牌形象受損,公司一貫標榜的品質管控能力也因此受到輿論質疑。
其實,面包新語等烘焙企業加強連鎖門店的質量監管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而且對整個食品安全環境構建也頗有裨益。目前烘焙產品的質量問題集中體現在菌落總數,色素、防腐劑等添加劑超標,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構成較大威脅。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一些食品企業對輔料、添加劑的操作采用“少許”等模糊概念約束,標準計量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外部監管為民眾健康及時把關。可見,加盟連鎖是一把“雙刃劍”,面包新語只有相應提高門店標準化管理約束,加強對物流、供貨、人員的整合調配能力,才可能良好地駕馭這種經營模式。否則,加盟連鎖很可能演繹成為一種無度膨脹模式,最終致使公司在泡沫碎裂聲中折戟。一個典型案例就是,餐飲業大佬俏江南曾因加盟店回收油事件而面臨品牌重塑危機,公司再三權衡最終決定放棄加盟模式。恰因此,面包新語應正視接連曝光的加盟店質量管理瑕疵事件,在即期利潤訴求與品牌戰略發展之間做好量奪和取舍。
當然,食品安全牽涉節點眾多,大到綠色經濟發展理念推廣、小至違規用藥,任何監管紕漏都可能縱容安全隱患滋生。我國對食品管理采取分段管理模式,難免產生標準不一、步調不一、監管空隙頻現等矛盾。所以,只有在食品監管領域推行大部制改革,才有助于緩解效率低下矛盾,符合食品管理對專業性、精細化的要求。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對多頭管理的食品監管體系“動刀”,組建一個獨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對此,我國食品監管體系也應盡早作出改革嘗試。
在利弊的權衡之下做出對的選擇是成功的關鍵。然而怎么來利用弊端成為我們的宣傳,就是需要學習的過程。
想起一個朋友感嘆,他曾說做了一輩子善事的人卻毀于一件自認為沒有影響的小事。
來源:特許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