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的核心力是什么,是品牌,是技術,還是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呢?
無可厚非這些對一個企業來講都很重要!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但是否是組織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呢?答案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企業的品牌是怎么形成的,品牌的組合元素有哪些?品牌的內在因素又是怎么組合的。
品牌通常是指在目標客戶群心智模式認知基礎上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客戶的忠誠度”。
我們發現產品-商品-品牌的相同處是同樣來自甚至是同一生產線,產品是一個具有潛在價值的物品,商品是已經具備一定認可和價值標榜的物品,品牌是具備目標客戶群心理認知的物品,并兼具口碑及客戶的美譽度和目標顧客重復購買的忠誠度的物品。
品牌是如何從產品和商品過度到品牌的呢?
我們發現需要宣傳,宣傳只是提高了知名度,有知名度只是建立品牌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產品本身和承載產品本身的服務,市場的認可度,也就是市場的美譽度。
一個品牌需要日積月累,在整個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而品牌的形成我們研究發現往往是由內而外的貫徹和落實,就是企業自身通過對現代服務的理解,再通過大量的行動,最后得到市場的認同的過程。
我們研究品牌發現,無論是國際一流品牌的麥當勞,還是PC領域的惠普,也還是國內一流企業的海爾,還是聯想,中層企業的盛雅倫還是近一些年迅速崛起的連鎖企業象流行美這樣的大中小型企業,無不是通過大量的培訓,從理念歸宿和技能的升級還是技巧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自己內涵打造起來的,通過轉換最后形成品牌。
是如何構建品牌的內涵的呢?
回頭,我們再看看技術與企業核心力的關系,有技術就一定有核心力嗎?
98年以前,愛立信手機一度引領市場,占有達到相當于40%左右的份額,之后,一系列市場操控失誤,和過于偏重技術元素,忽略了與市場消費者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的互動,最終市場被摩托羅拉、諾基呀和三星給瓜分了,以技術為導向遭致慘痛失敗的案例。
技術,尤其對于很多工業品企業的發展來說,不容置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技術的優勢如何更有效的發揮作用呢?
技術優勢又要如何才能有效的得到施展呢?
這幾年有幾家企業請筆者做咨詢,有化工行業,電機行業的,LED研發、生產、與貿易型企業的,發現一個現象是技術的重要性無容置疑,技術骨干的稀缺幾乎是制約每家企業發展共同的弊端,我們發現一是大多數企業缺乏輔導機制,沒有人才儲備,幾乎是如出一轍,再者就是留不住人才,一方面是培養難,另一方面是留不住,這個如何是好呢?
我們發現是沒有合適相關人員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是最重要的原因,這個一定程度上也有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因素在其中。
筆者建議,根據所在部門人員的特點,在維護企業文化環境基礎上,進行量身訂做,就是要建立根據地,沒有根據地,沒有合適人員發展的空間就無法培養人,也無法讓那些合適的人盡其才。
現代商業模式的建構,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然而商業模式的建設,并非是一僦而就的,是需要對市場的充分了解和理解基礎上,有著自身優勢上對行業價值鏈的整合,有著品類構建和操控思路邏輯的矩陣式模板。
而所有的成功商業模式具備什么樣的環境和條件呢?
組建商業模式對于較大型企業來講,需要對市場,對渠道、對供應鏈,對終端和客戶的多方兼顧,相對考慮的問題較多,需要兼顧也多,決策是重大的,非比尋常,需要頗多思量和取舍。
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講,對商業模式的操作反倒是船小可以掉頭快,負擔小靈活性好,這也是大多數中小企業固有的優勢。
企業的商業模式構建,通常是兩種現象,一是本身具備企業體系基礎上的企業商業模式再造,即;重組,另一個方面就是,新品類的商業模式建設。
原商業模式重組有利有弊,利在已經有了基礎,有了積累,有實力導向,能夠事半功倍,能在大多數企業已經形成定勢的經營理念和思維模式上,由內而外的轉換難度較大,這需要從上至下,尤其上上層的決心十分關鍵。
新品類的模式構建相對簡單,只有對市場、行業、競爭對手,消費者的統籌基礎上,建立符合企業實際,具有核心力引導的價值鏈的有效整合,能夠通過樣板市場打響,無論是連鎖模式,還是現代獨立和多種經營形態,就具備了相應的現代市場經營的基礎了。
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無論是品牌,技術還是企業的商業模式組建,這些都是硬件,就是通過調研分析也好,通過數據收集,還是人力資源,人脈資源的盤點也好,都是硬件,我們往往忽略了,作為品牌也好,技術環境也罷,還是商業模式的建設,這些因素都離不開,軟性理念的倡導
一個企業的品牌,若沒有我們前面所講的內涵,就是推動整個品牌發展的源泉,我們也通常叫做品牌理念。
品牌理念在告訴員工,,怎么做到由內而外,應該如何做,遇到困難的時候怎么克服,客戶投訴應怎么處理,如何保持客戶滿意度,如何了解競爭對手的狀態,消費者的趨勢是怎樣的,讓內部人員動起來需要理念,讓客戶滿意需要理念,讓市場品牌還是品牌市場形成一個整體,都需要恰如其分的理念指導和實施。
技術的環境須要在企業價值觀的條件下建立技術類的環境,技術類環境需要符合技術人員發展和盡責的場景,這同樣需要建立以技術理念為引導的環境管理。
商業模式的構建和組成,需要在符合企業文化基礎上的理念引導,同符合現代發展的高層理念去統籌,把所有的力量和資源有效串聯,而這一切都是通過符合現代發展理念的經營思想作用達到的。
因此,我們總結出,任何的硬件模塊都是相對的,都是一種工具,工具是否起到多大的作用,完全靠人為的操控,而人的思想就是所有動力的源泉,所以,高層次的理念管理是企業不竭的核心力量源泉,是組織的生命力。決定企業的層次和發展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