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聲語言也是動態的,但只作用于聽覺。在此基礎上再輔之以態勢語,就能同時作用于視覺,產生動態的直觀形象。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的協調統一,所產生的沖擊力就遠遠大于單一的無聲語言了。這就是電視機為什么會優于收音機的道理。同時,優美的體態語,還能獲得自我形象的審美價值。自我形象的審美價值越高,與人合作的機會就越多。
恰當地運用態勢語,既是一般口語交際的基本功,同時也是教師職業口語的基本功。
教師與聽眾和觀眾,特別是課堂教學主持入與觀眾的交流是面對面的,所以態勢語在其中的作用是絕對不可低估的。與有聲語言相比,態勢語不僅不是可有可無,有時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學主持人,離開了態勢就成了一具電動木偶,一個名符其實的“傳聲筒”。所以,優秀的教師要能夠在熟練駕馭書面語言、口頭語言的同時,正確掌握態勢語的運用,把握好與聽眾觀眾的態勢語的交流才能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自己的教學“錦上添花”。
教師的語言構成也不是單一的、平面的,而是由書面語言、口頭語言和態勢語共同構成的立體的綜合系統。這個系統中三種表現形式不同的語言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表達”世界。要當好教師必須擁有這樣一個世界,才能給聽眾和觀眾推確、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個織紛復雜的大干世界和一個包容萬象的心靈天地。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