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政治是一種政治現象,黑指黑道,金指金牛,黑金代表政治人物利用暴力和賄選等手段控制地方政治勢力,進一步取得官職或民意代表的位置。政治黑金和腐敗被稱為政治之癌,普遍存在于選舉民主國家,其中臺灣地區的黑金政治,稱得上是世界一絕。
黑金政治在臺灣
總部設于德國柏林的國際透明組織日前對臺灣《聯合報》表示,“臺灣的民主化也催生了黑金政治,使臺灣今年全球貪污指數排名仍在第三十名上下。”這是十分客觀又中肯的評論,對臺灣政客長期以來利用“民主”作掩護,推行黑金政治,結黨謀私,耍弄權術,牟取暴利,的確是鞭辟入里的分析。
臺灣黑金的特征:黑白兩界合一
官商黑三位一體:
一位有影響力的立法委員=富有的企業家=某幫派的‘精神領袖=被當局列為流氓。
一位因裁定流氓而入獄的縣長=一家大建筑公司的老板=被選民認定為好縣長。
臺灣立委、天道盟頭子羅福助
黑金政治在臺灣的狀況
據調查,在臺灣309個鄉鎮(市)中,黑道介入政治的已達八、九成,有些鄉鎮(市)中,黑道在代表會占六成以上。臺灣當局的「法務部」甚至表示,已經清查出三百多位民意代表具有黑道背景,縣市議員中「黑金」出身者比例竟高達35%。
黑金政治在臺灣的表現:一.金錢介入選舉
樁腳買票
流水席宴客:1999年國民黨曾有一次開1400桌的紀錄。而2004年陳水扁的競選有7天參加了3000桌流水宴請的盛舉。
摸彩晚會
政策買票
給退選者報酬
二.黑道干預選舉
主動拉票
逼退對手
護票固票
阻撓投票
恐嚇取財
立法會成了全武行
政治黑金與地下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