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信息流
信息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之中,信息與物質、能量組成了客觀物質世界的三大要素,對于人類的物質文明來說,這三大要素表現為材料、能源和信息。信息可以被獲取、存貯、變換、傳輸、處理、利用和控制。這是通常意義上的信息概念。而信息流,則是指信息圍繞著一定目的進行的有序流動,是信息的一種動態的存在形態,是從信息運動中抽象出來的一個比信息概念內涵更豐富、更能反映出事物動態發展的概念,是信息在流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屬性的集合。引入信息流概念,我們就可以直接地把課堂教學活動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來進行考察,以更直觀地揭示出教學過程中的現象及規律。
課堂教學是一個借助于信息的傳遞而實現教學目的的信息流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存在著信息流動,通過信息流把全部教學因素聯結起來,并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我們這里研究課堂教學,就是嘗試撇開教學對象的具體運動形態,把過程抽象歸結為信息流之間的聯系,把系統的有目的運動抽象為一個信息流運動的過程來進行研究。
教學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認知活動,它在實質上是一個信息流動的過程。在課堂教學的信息流中,存在著三類靜態信息:一是輸入信息,這是人腦所能接受的來自外界環境的信息,通過眼、耳、鼻、舌、身來感受或獲取,也是引起人們認識上不確定性和激發系統思維的重要因素;二是固有信息,指人腦中已經存在的信息,它是我們頭腦中原有的經驗和知識,是接受新信息、創造新信息的基礎,也表現為人的認知結構;三是輸出信息,指人腦輸出到外界環境的信息,是人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操作,與原有信息相結合而后得出的結果。從根本上說,教學信息流就是這三種信息流動而形成的信息運動過程。這是對課堂教學的縱向度的考察。
從課堂教學的橫向度進行考察,信息流由三種信息構成,即知識信息、結構信息、方法信息。 知識信息是指人類所有認識活動的成果被按照一定的目標、原則進入教學系統的信息庫中的部分,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文學藝術等各類學科的認識成果;結構信息著重說明知識信息的結構,反映知識信息之間的聯系方式,是一種知識認知結構。事實上儲存于教學信息庫中的知識信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以一定的相互聯系的結合模式而存在。結構信息就是指這種結合的模式。這是認識發展和創造的基礎;方法信息是關于創造知識的方法、治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統稱。方法信息是培養學員自學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員智能的教學內容之一。從上述可以看出,知識信息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成果,按照一定的原則被輸入認知信息庫;結構信息包含在知識信息之中,反映在某一領域個人類一系列信息加工結果之間的聯系結構;方法信息則反映信息加工過程,手段獲取,信息轉換和破譯的途徑。
上述的輸入信息、固有信息、輸出信息組成了教學過程的三列縱向信息,知識信息、結構信息、方法信息,則構成了教學過程中的三列橫向信息。這些縱橫交錯的信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信息網絡,而信息流就在這張網上的不停地流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