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領導藝術》1蓋烈夫
一、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概述
(一)以陰陽五行為核心的基本哲學體系。它的包容量極其廣博。諸如:易經的“變易說”,老莊的“太極說”和“五行說”等。都是樸素的哲學思想的反映。它所解決的是,人活在世上,對萬事萬物的存在與變化的基本看法。
(二)以“天人合一”、“天人統一”為核心的社會與自然的關系。人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特殊生靈,因此,他必須對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有所認識。在這個體系中,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儒、道、釋、墨、法、雜、兵、農、陰陽等各家均有經典著述。
(三)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指導解決社會問題的思想體系。很典型的就是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體系。自漢代“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使其日益興盛并不斷完善,因此,這是一個更加龐大、更加精深、更加備受尊崇的體系。
(四)以“修齊治平”為核心的指導修身克己的思想體系。它強調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懂得如何修煉自己,然后如何對待社會問題,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強調“人和”、“家和”、“社會和”。人的自身是一個存在,所以,他必須懂得如何對待自身并實現其應有的價值。所以,仁、義、禮、智、信、忠、孝、節、悌、恕等成為任何一個人的行為圭臬。
(五)以“勝戰”為核心的指導戰爭獲勝的思想體系。人類社會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部戰爭史。因此,關于戰爭獲勝的思想體系,不僅為所有戰略家所發展和運用,而且,對于政治家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當然要首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
(六)以“食為天”為核心的有關“藝”的思想體系。這部分包括了農、匠、商、醫、織、漁、獵等能夠給人類帶來福祉和物質需要的各種藝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