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到“提升素質”的吶喊,但是,怎一個“提升”了得?!要知道,素質是一個人的性質,其素質的高低表現于某人素養(yǎng)的高低,比如,軍事素養(yǎng),管理素養(yǎng),技術素養(yǎng)等等。因此,素質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命令出來的,而是修煉而成的。那么,如何修煉呢?——貴在堅持。何謂堅持?就是持之以恒,“不動搖、不松懈”,當然也不能瞎“折騰”。認準了就要堅持到底,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正如孔子所說;“君子行遠”,“止于至善”。為什么要堅持?因為修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件終身大事。
修煉的方式方法很多,首先是調整心態(tài)。孔子說:“正心、誠意。”心態(tài)不正需要修煉,但卻無法修煉;意志不誠需要培固,但卻很難培固。要知道,鵝卵石之所以孵化不出小鵝仔來,是因為鵝卵石沒有內在的變化因子。正如毛澤東所說: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通過外因起變化。所以,要修煉成高素質,首先必須端正心態(tài),要在內因上有變化的需求。
其次,對自己要揚善懲惡。凡是正識正見,正為正事,都要發(fā)揚,像孔子說的那樣“明明德”。要摒棄“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松懈習慣,要事事正己,處處律己。要像打擊走私那樣,對自己的不正之言行,進行嚴厲打擊。要知道,如果你一旦放松了這種打擊,那么,你的歪理歪念、不良的習慣就會象瘋狗一樣咬著你不放。因此,要有“謀大事,棄陋習”的定力。大凡成功者、謀大事者,都能牢記孔子“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教誨,都能“克己復禮”克服陋習,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惡”。
最后,要注重素質的積累。素質的修煉提升,不是朝夕所能成就的,必須要經歷量變的過程。誰都知道,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發(fā)生質變。這種質的變化就是素質修煉的某個階段的根本性的提升。孔子說:“君子之行,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樓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們講的都是積累的作用。素質的修煉也不例外,也必須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