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
作者 郝鳳茹 微信 13923361613
許多企業比較關注人工、原材料、場租這些成本,但筆者認為,庫存積壓才是企業最大的成本!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常給企業老板算一筆賬:假如每投入100元賺20元,就是20%的利潤,每年周轉一次,就賺20元;如果周轉4次,就賺80元,同樣是100元,利潤增加了4倍。這就是資金周轉率和利潤的關系!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血液循環快慢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而庫存最大的特點是占用資金,導致資金周轉緩慢,可以說是企業的“血管阻塞癥”,是吃掉企業利潤的元兇!
那么,庫存會帶來哪些成本呢?
我們在給一家企業做咨詢分析時發現,庫存帶來的成本主要有兩大類:1.顯性成本;2.隱形成本
1. 顯性成本
庫存的顯性成本主要是:商品過季打折處理損失。這是賬面很容易看出來的。
一般而言,企業庫存成本是其賬面價值的20-30%。
快時尚ZARA認為,其產品每日貶值0.7%,一個月貶值大約20%。也就是說,價值100萬元的服裝,庫存一個月,其賬面價值只有80萬元了,這就是庫存的代價。
舉例來說,假定一件衣服的售價是100元,一般產品的成本是15-25元(成衣OEM總成本約為售價的15-25%)。正常情況下6-7折促銷,一件衣服還有35元左右的毛利。但是產品因庫存積壓而季末打折,可能下調到2-3折, 這時候,就是以成本價在銷售了,加上物流費用率大概2%,每銷售一件衣服企業就要虧損。
難怪有朋友說,銷了10件衣服,積壓了兩件,利潤全沒有了。
2. 隱形成本
隱形成本不容易看出來,但仔細一算,很嚇人。
占用資金成本
假設資金利息為10%/年,則每月約為0.8%,對于經銷商,融資成本高,這個成本每月可達到1%。
倉儲成本
貨物在倉庫盤點、看管等等費用,每月倉儲成本約占標準售價的0.2-0.3%左右。
貨物運輸成本
每搬運一次,費用增加10-15%。
毀壞、被盜損失
我們曾綜合評估一家企業,月庫存成本是其標準售價的6-8%。該公司與其經銷商的庫存周轉月份數是4個月,經銷商的庫存周轉時間平均為2個月,主要因為壓貨,經銷商平均毛利6%,經銷商凈利平均2%,庫存損失已經大大超過凈利潤,如果把經銷商的庫存控制到一個月內,經銷商的利潤就可能翻翻。
以上分析只是粗略量化的部分,庫存的影響還有很多不可量化部分。這些不可量化部分也會產生諸多負面影響。
例如,庫存很大,企業推新品就會很忌憚:新品一上,老品只能深度打折;所以庫存太大會導致推新品節奏減緩,這個也會影響競爭力;
庫存導致打折影響品牌形象,影響市場定位,服裝界有很多例子了;
使得企業從主動經營變為被動經營,企業很多決策的出發點不是為了市場,而是為了消化庫存,至少受到很多制約;
庫存越大,內部吵架越厲害,內部沖突越大,可能做計劃的都能夠體會到。
由此可見,庫存猛于虎,它才是企業最大的成本!
高庫存、低周轉、高成本是傳統的大規模生產模式帶來的頑疾,許多企業想盡各種辦法消除之,但收效不佳。筆者認為,這是模式本身的問題,必須從改變模式入手才能消除病癥,這個模式的改變就是要從“先造后賣”到“先賣后造”,實現柔性生產,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零庫存”,這正是制造業轉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