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心理學表明,針對性體育鍛煉(根據個性特點、體質 )是糾正心理問題、培養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訓練方法。根據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有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
1.對于孤獨、怪癖心理表現
假如不合群,不習慣與同伴交往,應選擇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運動項目,可以幫助改變孤癖性格適應與同伴、同事交往。
2.對于靦腆、膽怯心理表現
如果感到膽子小,做事怕擔風險,容易臉紅,怕難為情,應參加游泳、溜冰、滑雪、拳擊、單雙杠、平衡木等活動項目。這些活動有助于人們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戰勝困難、越過障礙。
3.對于優柔寡斷心理表現
如果時常猶豫不決,辦事不果斷,多參加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跨欄、跳高、擊劍等活動。多進行這些項目鍛煉能培養果斷的性格特征。
4.對于急躁、易怒心理表現的
倘若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沖動,應多參加下棋、太極拳、慢跑、長距離步行或射擊等緩慢而需要有耐心的活動項目。能幫助調解神經、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穩定情緒。
5.對于缺乏信心表現的
如果擔心自己完不成工作任務,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話,選擇跳繩、廣播操、跑步等易做的體育項目。堅持鍛煉,自信心會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