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消費能力的迅速提升,我國消費者對整體櫥柜接受得非常快。整體櫥柜擁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要讓櫥柜走進千家萬戶,品牌櫥柜的宣傳還需要面向大眾,應該為了更加符合大眾喜歡而突破技術瓶頸。
櫥柜企業在充分布局全國市場
國內傳統家庭櫥柜結構比較簡單,功能單一,基本上是“灶臺+碗廚”的方式。而現代意義的家庭櫥柜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廚房的概念,結構復雜,內容豐富,功能齊備。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消費能力的迅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廚房生活,對整體櫥柜接受得非常快。目前市場上高端消費觀念的大約占10%-20%,他們講究品質,注重實用,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
櫥柜的產業化和標準化
從概念引入發展到意識啟蒙后,中國櫥柜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時期。中國櫥柜的根本出路在于產業化,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要讓櫥柜走進千家萬戶,就不得不談櫥柜的產業化和標準化。”筆者認為,只有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才有可能把產品的成本真正降下來,而標準化是實現產業化的最重要的條件。
最近一年多來,櫥柜行業的發展速度慢下來了,原因是每家企業都擴張,但市場的份額并沒有擴張,若要深發展,除非行業有一個本質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產業化程度。櫥柜產業化就是櫥柜的生產工業化,櫥柜的物流、營銷、治理要現代化。關于如何實現櫥柜產業化的途徑,首先要學習、引進國外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包括先進的治理經驗;其次是積極推動廚房建筑的標準化,以解決櫥柜機器大生產與產品個性化、非標準化的矛盾;第三,要建立櫥柜工業園區,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第四,開展合資、合作,實行兼并、重組,探索櫥柜生產、營銷、安裝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新路子;第五,建立櫥柜科研、教育、宣傳機構,舉辦櫥柜專業展會。
目前產業化道路很難走,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標準化難以實施。
首先是房地產住宅本身的建筑環境的標準。所有的開發商、建筑的設計師對廚房了解不深入,在設計房子時不會特意去考慮廚房的設計。廚房要容納的配件多,且多是靠墻,這決定了廚房的空間必須工整、相對面積較大。目前建設部有意識到這點,做了一些修正。
其次是接口問題。如煤氣、水、電、排氣、排煙等管道,假如設計得不當,對本來不大的廚房面積造成很大浪費。
第三是與廚房產品的兼容性。在歐洲,油煙機、灶、消毒柜等電器配件是按櫥柜的尺寸制作的,而國內電器行業發展得較成熟,換模具成本高,電器商在短時間內難以接受。而且中國櫥柜本身發展滯后,也沒有很強大的力量,把自己的標準確定下來。
第四是人們喜歡按自己的意思設計廚房,造成了標準化進程更艱難。實際上,對消費者來說,少一些自己的不合理的要求,多聽專業人士的建議,往往會得到更滿足的效果。
標準化的大規模的生產,會使生產流程更順暢,準確率、品質也相應提高,成本降低,就會使更多的百姓接受櫥柜。另外,客戶需要的個性化設計是一個柔性的東西,而標準化生產是剛性的東西,要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這個零界點的把持,這是企業馬力的問題,也體現了企業將來的定位。標準化的實施需要各企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