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家裝業務在中國興起,家裝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承擔基礎裝修到全國連鎖經營、具有一定的企業規模,家裝公司正從傳統服務行業向規范化、職業化階段邁進。
元洲裝飾董事長李泰巖表示,作為傳統服務行業,家裝業存在服務鏈條長,中間環節難把控等特點,目前無完善的行業規范,客戶滿意度較低。未來家裝企業發展的走向取決于企業長期戰略目標及管理機制兩大因素,下一階段家裝行業將回歸“服務品質”進而向職業化邁進。
家裝企業高管機制改革
最作為中國家裝業的開拓者,元洲裝飾董事長李泰巖最近很少出現在媒體的視線里。近日,經新浪家居記者探訪得知,李泰巖正悄無聲息地做一件大事,元洲裝飾在近一年時間內從外部引進了幾位副總裁,組建了元洲裝飾新的核心高管團隊。
企業向現代化、向職業化演進必定要有一只專業、穩定、分工默契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不單單是李泰巖,京城幾大覆蓋到全國的家裝公司都在企業管理格局上做出了巨大改革。
業之峰裝飾較早建立了經理人管理團隊,形成“八人決策機制”。該團隊由董事長、監事長、總裁及五位副總裁構成,分別負責運營、后臺管理、特許經營、工裝和財務,董事長張鈞具有兩票贊成權及一票否定權。
除了業之峰、元洲,即將成為家裝上市第一股的東易日盛也計劃在上市后,由各副總裁分別掌管幾大業務模塊。實創裝飾董事長孫威也將公司逐漸推向職業化變革之路,自新戰將羅立新被納入麾下后,孫威在2012年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上學”一事,這一年他堅決不審批只做戰略和決定。
業內人士表示,從幾大企業高管團隊的變革不難看出,大型家裝企業正從老板打天下的“一言堂”時代,逐漸轉向為以老板為核心的職業經理人戰略化團隊,目前幾大企業都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客戶滿意度或成競爭核心
家裝業既是服務行業又是銷售行業,究竟哪些企業能掌握核心競爭力脫穎而出?目前,建工廠、開大店、做套餐都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但在元洲董事長李泰巖看來,家裝企業無論定位于哪種商業模式都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核心競爭力應是如何提升客戶滿意度。
“從1997年行業建立之初的基礎裝修到如今家裝公司有能力整合大店,行業的變化是非常大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能夠存活到今天的公司,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滿足了客戶的需求,但目前這個行業的客戶滿意度其實非常差”,李泰巖認為,“能否達到客戶滿意最終決定家裝公司未來的走向和持久的生命力”。
東易日盛副總裁徐建安也在采訪中表示,家裝行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家裝行業服務鏈條長,在可控的整體過程中還有諸多不可控的環節,包括材料供應體系的管理、合作伙伴的不確定性和服務環節存在交叉性。加之客戶要求多樣化更是加大了家裝公司行業標準的形成及管理的難度。目前客戶滿意度還不是很高,最重要的是行業標準還未建立,達成客戶滿意度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如何提升客戶滿意度,怎樣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機制,成為家裝行業步入下一階段的重要命題。輕舟裝飾董事長陳耕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之前輕舟在跟著家裝行業的大浪走,而近一兩年時間內對行業進行深入思考后發現,家裝行業并沒有完全體現裝修、生活和家的價值。如何做好設計,降低產品價格,保證施工是才未來家裝公司應該埋頭做好的事。
兩大因素決定新格局形成
隨著近年來的市場變化,曾經“諸侯割據”、各有“勢力范圍”的京城家裝品牌格局已經慢慢呈現出分化的態勢。京城家裝品牌之間的市場營業額、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已經出現巨大落差,未來京城家裝公司格局將如何劃分?
今朝裝飾副總裁汪曉兵認為,市場競爭激烈變化很難預測,目前業績處于第一梯隊的家裝公司稍不留神就會被趕超。李泰巖則表示,“由于行業規范不完善,市場非常敏感,對于家裝公司的任何市場行為馬上就能做出直接的反饋。如果要看未來格局的走向,現在哪個企業的業績上升和下滑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結合企業現在的發展情況和來的長遠目標,而這兩項一定要回歸到品質”。
記者在多方采訪后發現,業內人士一致的觀點是,企業能走多遠主要由長期發展戰略及管理機制兩大因素決定。
李泰巖表示,元洲近幾年來在保持業績增長的基礎上對內部進行了大手術,“總經理換了70%,集團高管換了1/3,目前公司新的治理機構已經形成,這個過程非常寶貴,這是一個公司職業化的過程。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確定后必須要匹配相應的職能團隊”。
東易日盛徐建安認為,未來新的格局一定會呈現。在長期戰略維度上,不論是新模式的選擇還是套餐、大店的深度整合,一定要將消費者價值擺在第一位,利用信息不對稱簡單的賺取中間鏈條差價的方式會遇到挑戰;其次,在管理機制這一維度,要向職業化、科學化轉型。長遠的戰略加上合理的治理結構會為行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和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