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中的競爭手段歷來花樣百出,而“價格戰”卻是商家不屑一顧又普遍離不開的手段之一。近來這一手段最突出的表現要數崛起中的電商行業了,從去年京東蘇寧大戰為導火線,最后直至電商群雄全面彌漫起硝煙。今年6月這一戰況又再重現,甚至進行了行業蔓延,在如今日漸冷清的家居行業,也漸漸刮起了這股“價格狂戰”的風氣。
行業冷清 商家扎堆降價求突圍
隨著房地產市場所經歷的一番陣痛,家居行業受到的波及最為嚴重。雖然今年上半年市場普遍開始升溫,但隨著“后房地產時代”的到來,加上家居產品的供過于求過于嚴重,家居市場環境的冷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常態。為了改變現狀,經銷商、廠商以及賣場紛紛采取“底價銷售”的方式來推高銷量。甚至有不少家居品牌聯合起來通過“砍價會”形式來帶旺當前市場,各種優惠促銷方式更是達到空前的力度。
記者最近在島城多家家居賣場走訪發現,夏季以來,市場普遍十分冷清,青島裝飾城、高科園裝飾城等幾家市場更是門可羅雀,這不僅令人聯想到近日全國各地的家居建材賣場大幅銳減的事實。而通過隨機對賣場內銷售人員的采訪得知,近期商家已經推出了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價格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但在這種“微利銷售”的情況下,仍有許多商家的生意仍不見好轉。
梅蒂奇:“高端進口家具品牌”絕不允許“價格戰”
針對當前行業內此起彼伏的降價行為,有業內人士指出,“降價的目的是為了刺激消費,讓消費者在沒有購買需求的時候產生欲望購買,而在有購買需求的時候超出常量購買,這只能在日常生活必需品或者奢侈品領域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但在家居建材產品領域卻可能收效甚微,這類產品的消費具有不可刺激性消費的特征,并且由過多降價引發的“價格戰”對于整個行業和品牌塑造來說都是極為有害的。”
另據梅蒂奇市場總監范樹彬介紹,“品牌的培育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遞進增值過程,只有凸顯附加值增長的品牌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肯定。而瘋狂的砍價行為,只能讓品牌貶值,對于整個行業的健康向上發展極為不利,短期的銷量上升也只會得不償失。就拿國外進口家具品牌來說,我們代理的30多個高檔意大利進口家具家居品牌,原廠家絕對不會出現這種盲目的價格戰銷售方式,這首先在品牌的榮譽考量上就絕不可能被允許。”
由此可見,在電商行業可以風起云涌的“價格戰”,搬到家居行業中來,不僅難以達到促發銷量爆破的目的,對于最重要的品牌成長和升級的危害是具有毀滅性的。為了行業的健全發展,商家可以從為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做出詳細的信息采集和精準的市場考量,適度對家居產品采取優惠措施,但切忌陷入“價格戰”。這也是保護品牌價值和口碑,贏得消費者忠實信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