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社會上的各種各樣的培訓師越來越多,五花八門,光是企業培訓師就有數以十萬計,還有許多培訓師走職業化道路,成為自由職業培訓師,不用坐班,有企業或單位邀請講課,就去講課賺錢,一天收入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看起來不錯,比在企業上班打工好多了。可是做自由職業培訓師就真的很容易嗎?講課賺錢就那么簡單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行行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做職業培訓師也是一樣。
(7月17日晚上在惠州仲愷高新區社會組織服務基地授課)
就拿我自己來舉例來說吧,我在2007年5月之前的職業,在工廠里打過工,做過模具繪圖員,做過結構工程師,做過保險銷售員。從2007年5月開始跟隨我的演講口才恩師唐戈隆老師學習,正式報班成為學員。從學員做起,后來成為講師助理,再做講師,然后自己創業經營口才培訓機構,既做老板又做老師。自從2007年5月開始專業學習并從事演講與口才培訓以來,遇到過許多困難,有時課程講不好,被學員投訴,有時招生招不到,心里很急,有時候企業培訓滿意率達不到要求要扣款等,還有助理離職找不到人上班,還有助理做了一年或半年自己也去開同類機構,與我競爭等,還直接開在我的公司附近,甚至樓上等。我現在的培訓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公司開演講與口才長期班,招收個人學員來學習,小班授課。另一種是與其他咨詢機構或講師經紀人合作,去企業或單位做內訓。九年多了,其中有許多的不容易,有時候早上四五點起來趕飛機,有時候晚上十二點還在做課件,有時候為了舉行公開課絞盡腦汁,有時候為了協調與合作伙伴及助理的關系內心難受等。作為既是培訓師又是老板的人來說是更辛苦更累的。比如昨天7月17日上午我在惠州德者口才主辦陳穗民老師公益講座,許多事情在準備,同時自己也作致詞講話,全程參與及做會務管理。下午又到惠州仲愷高新區參加仲愷高新區演講與口才協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當選榮譽顧問并上臺講話。晚上又在仲愷高新區作公益講座《演講改變命運,口才創造未來》。晚上十一點還在發微信朋友圈作宣傳。今天早上4點半就起床,去惠州火車站坐5點50分的車去廣州開會,結果顯示火車晚點兩小時,我又改到去汽車總站買早班車6:15大巴去廣州,坐了兩小時大巴,又坐出租車,在早上九點整到達廣州南部戰區紅一連禮堂參加廣東省“重走長征路”報道采訪活動暨“南粵長城杯”演講比賽啟動儀式,時間非常趕,差點就趕不上了,還好整點到,還可以進會場。
(7月18日張湘武在廣州參加廣東省“重走長征路”活動啟動儀式)
要做一名職業培訓師,不容易,要長久在這個行業呆下去更不容易。提升我們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非常重要。我認為作為一名職業培訓師要做到“六多”:1、多看書。博覽群書、學識豐富。包括專業書、政治書、歷史書、國學書、文學書等都要有所涉及。2、多聽課。聽不同老師不同風格的課程,特別是本專業老師的課程更要多聽。我自己九年多以來至少聽過100位以上現場講師授課。3、多講課。職業培訓師要多去講,講課就是一種經歷,講課就是一種鍛煉,課程越講越熟練。職業培訓師一個月至少要保證6天課程。4、多實踐。職業培訓師要多深入企業或單位實踐,要成為本專業的行家里手,再教別人如何做。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5、多寫作。多寫文章,寫日記,寫博客,寫微博,寫專業文章,寫隨筆,寫心得體會,都可以。不斷的寫作,為以后積累可以出書出成果,也是對課程的深化和總結。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利,也是職業培訓師要掌握的一種技能。我自己九年來,新浪博客每周會寫一至三篇文章,包括公開課公告、新聞報道等,現在我的博文有近900篇了,我寫生活日記,寫在紙質筆記本寫了23年了,從小學五年級至今,堅持到現在,有話則多,無話則少。6、多請教。多向比我們更優秀的老師、長輩、前輩請教。可以當面請教,也可以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請教的最好方式就是請別人吃飯,一邊吃飯一邊請教,很輕松很愉快,收獲也會較大。
許多學員或朋友問我說:“張老師,看你的微信朋友圈,你好像每天都很忙,一會在惠州,一會在東莞,一會在廣州,一會在外省,你這樣累不累啊?你這樣辛苦嗎?”我于是微微一笑說:“當然累啊,當然辛苦啊。但是只要你熱愛了一項事業,你就會很充實,很快樂。我現在是苦中有樂,苦中作樂。”我心里想:想輕松就別做培訓師。其實每個行業都不輕松,每個行業都不容易。我們要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要讓自己每天都活得有意義,我們做的事情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辛苦一點,累一點又何妨呢?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峰從磨礪出。
想做職業培訓師的朋友們,記住了:想輕松就別做培訓師!(2016年7月18日晚上張湘武原創寫作于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