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
人要懂得表現自己,但不可炫耀。意思是根據規則輪到你上場時,要懂得充分燦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讓別人有機會了解你,去影響和幫助有需要的人;不該你上場時你就安靜地做觀眾,用心觀察和聆聽大自然和別人的風景與聲音,吸收營養與智慧,如做伴郎的人不可越位去搶新郎的風頭,要當好配角,否則就是炫耀,就是找死。
何謂出神入化?就是當你上臺時,你的精神狀態是最佳的,充分燦放,自然流淌,一言一行都對觀眾有莫大的影響與號召力,讓觀眾受到感染,變得更有狀態,更加愉悅、開心、真誠、有愛心,你就是人們心目中的神——受人敬佩與愛戴。當你走下講臺或圣壇消失在觀眾席或人流中時,誰也辯別不出你是誰,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這就是出神入化。
大多數的人不幸在于不懂得什么時候該出神,什么時候入化,什么場顯什么相,什么山唱什么歌,結果就變成了炫耀與賣弄,人生結果不好是自然的事。
(越是有錢人越會謹慎教育子女,不會輕易將巨額的錢財交給未被教育好、不懂得感恩的子女支配,真正的富翁只告訴子女如何賺錢的法門,讓子女們自己去創造。反而是有點小成的老板擺出一付有錢能搞定天下的樣子,誤導子女,只會敗家不會發家。因為從本質上講,正確使用金錢可以帶來快樂,錯誤地使用金錢只會產生災害和痛苦,正真的快樂來自于創造與付出。有智慧的父母只會培養子女學會創造,讓他們學會體驗創造帶來的快樂。)
等著別人給機會都是三流選手,自己創造機會自導自演的是二流選手,為別人創造機會讓別人充分燦放的人才是一流的高手。
如普通員工多半是三流選手,經理人是二流選手,企業老板把工廠建好,懂得借勢造場,才是一流高手。好的企業家就是好的導演,自己不必親力親為,不必當主角、出風頭,只需要在評委席上打分,讓符合企業發展的人上臺主持、當主角,就能帶動群眾演員出生入死,俘獲觀眾(顧客)的心。許多老板死就死在本末倒置:舍不得放棄主角的位置,而寧愿放棄更重要導演的位置。趙本山先是不談錢使張藝謀給了他當主角的機會,一炮走紅春晚。然后就華麗轉身培養新產品新人小沈陽等人,當起導演,組班子、帶團隊。所以能夠生生不息。陳佩斯等人比本山大叔更早出名,成就難以超越本山,核心在于自己行,以為一輩子都行,而忽略培養下一代。人生如戲,主角只適合一陣子,導演可以當一輩子。其它領域也是如此。
人生需要適時拐彎。當春華不再、當時空變換時,默守陳規,不懂變身就會無法升級換代。朝代政權都要更迭,何況人生呢?!
給別人舞臺就是給自己新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