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邊老師——企業與培訓師如何相互配合,從而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
做培訓師這些年,與大量的企業打交道,會發現,企業方與培訓老師雙方配合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培訓的效果,為了支持企業在培訓中拿到最大的成果,我談一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做為培訓師,至少要了解企業的四個方面:
1、 企業的發展歷程,及重大轉折點的舉措
2、 老板的管理風格和核心管理團隊的狀況
3、 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和行業的發展趨勢
4、 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及想通過此次培訓達到的效果。
做為企業方,要注意的以下兩點:
1、 企業高層一定要和培訓師做正面溝通。現實中,企業方經常會由負責此次培訓的人員單向和老師溝通,我個人覺得,這還不夠,因為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決定著他的視角,要想讓培訓師對企業有個全面了解,我建議,高層一定要和培訓師有直接溝通,如果培訓師有機會和與此次培訓內容相關人員的多方位溝通,那就更好。
2、 對培訓師的課程的細節安排,我認為,企業方不必要求設計師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切磋中定最好。因為企業之所以找外部培訓師來做培訓,就是想看看外部培訓師能帶來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議,如果完全按企業的原有思維模式,不利于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我認為這樣做會影響培訓效果,舉個生活的例子:發燒是個普通的癥狀,但這種病癥引起的原因卻很多,泌尿系統,扁桃體、肝臟、血液等出問題,都有可能,到底是哪一個,其實大家的看法會不一樣,治療方法也會因此而不同,只打退燒針是一種治法,消炎、殺毒也是一種治法,通常來說,企業方是基于要達成某個目標,而看到現狀所反應的問題,想通過培訓一定程度地解決這個問題,培訓師對課程的設計程序通常是:了解企業目標---綜合企業方所反映的現狀問題—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設計培訓方案。企業方和培訓師之間溝通的分歧,往往在第三個環節上---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企業方和培訓師要加強這方面的溝通。這個根源找的越準,課程的針對性就越強
當然,這一切的大前提是,所找的培訓師要具備對企業問題做系統診斷的能力。我們的培訓師同行,也應提升準確診斷的能力,以使我們的課程更有針對性。
愿企業方和培訓師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