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山東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地點:山東省 - 濰坊
時間:2013/4/6 0:00:00
精益生產 – 現場七大浪費及改善方法
參加對象: Who should attend
企業管理者、廠長、生產(制造)部經理、生產管理人員、精益推行人員、相關的生產,設備,質量工程師、主管,以及人事,財務等致力于改善流程,減少庫存和浪費的人員
課程簡介和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了解精益生產思想
明確企業現場中的浪費現象
熟悉直觀工廠和持續改進概念
掌握現場改善的有效方法
課程大綱:Course Outlines
第一章 豐田精益思想
1.1 三次工業革命
1.2 精益生產方式起源與發展
1.3 市場需求的變化
1.4 精益生產與傳統生產的區別
1.5 日本企業與歐洲企業在生產運作過程中的差異
1.6 精益生產實施效果
1.7 精益生產系統結構
第二章 生產中的“浪費”現象
2.1 “浪費”的定義
2.2 第一大浪費 – 過量生產
2.3 第二大浪費 – 庫存
2.4 第三大浪費 – 搬運
2.5 第四大浪費 – 多余的工藝
2.6 第五大浪費 – 等待
2.7 第六大浪費 – 糾正、檢驗和返工
2.8 第七大浪費 – 多余的動作
第三章 改善現場“浪費”的利器 – 四階段分析法
3.1 作業分解
將現在的作業方法分成小作業細目,逐一記錄,不要遺漏。
所有“搬運作業、機械作業、人工作業”全部列為細目(細目指動作的片斷)
(案例練習)
3.2 作業分析
為什么要做這個細目?
做這個細目的目的是什么?
在什么地方做最好?
在什么時候做最好?
什么人去做最好?
用什么方法最好?
下列事項應同時分析:材料、布置、機械、動作、設備與工具、安全、設計、整理整頓
產生構想,立即記錄下來
3.3 創造對策
以構想創造對策,達成下列目標
與部屬及相關人員討論
整理細目,成為新工作方法
3.4 推動新方法
呈報上司
與部屬溝通
知會有關部門,如生管、制造工程、工業工程、品管、財務等單位(或提案審查委員會通過),征得同意
立即并確實執行新方法
獎勵對改善有世界功勞的部屬。
第四章 答疑與討論